2009年,两次“带母上学”的湖北学霸杨元元,在研究生宿舍自缢身亡:活生生被母亲吸干了血,没有人愿意被脐带栓一辈子。
1979年,杨元元出生于湖北宜昌,她的父亲是一名大学生,在化工厂里当技术员,母亲则只有小学文化,自从嫁给她父亲后,就成了一名家庭主妇。
1981年,杨元元的弟弟出生,虽然母亲没有工作,但当时的大学生非常值钱,父亲的工资足以养活一家人,所以杨元元的童年生活还是比较幸福的。
然而,当杨元元长到6岁时,一切都变了,父亲突然去世,留下了她们孤儿寡母三人,家里的生活条件急转直下。
为了生存,一直养尊处优的母亲,只得外出找工作,可母亲的文化水平非常低,岂是那么好找工作的,最终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母亲才获得一个到工厂里当女工的工作机会。
一家人也终于可以勉强糊口,杨元元和弟弟非常懂事,自小就帮着母亲干家务,而且姐弟俩的学习成绩还非常好,原本这将是一个非常励志的故事,但谁也没想到会出现那样的结局。
母亲承受了很多来自生活的压力,又没有找到合理方式化解,只会不停的在杨元元耳边嘟囔,各种抱怨声、咒骂声不断,杨元元在这种充满负能量的家庭长大。
当时,杨元元只有一个愿望,就是考上大学,脱离原生家庭的束缚,因为她再也不想经历这样的生活了。
皇天不负苦心人,杨元元在1998年以优异成绩考入武汉大学经济系,之所以选择攻读经济学,是杨元元自小过够了苦日子,她认为学经济将来能挣大钱。
刚来到大学的前两年,杨元元的大学生活还是不错的,尽管母亲已经不再给她提供学费,但她靠着勤工俭学也勉强可以度日,而且她还远离了不幸的原生家庭。
然而,当时间来到2000年时,一切戛然而止,当时杨元元的弟弟也考入了武汉大学,正常来讲,这是一件大喜事,可杨元元的母亲却犯起了愁。
此前,杨元元一家一直住在,杨元元母亲工厂的宿舍里,可也是这一年工厂搬迁新址,没有宿舍可以提供给杨元元的母亲居住。
杨元元的母亲要么选择租房住,要么选择买房子,可这两点,杨元元的母亲都是不想的,也不知道是谁给出的主意,还是杨元元母亲自己想到的,不满50岁的她竟然提前办理了退休。
按理说,即便杨元元的母亲退休了,她也可以选择回到老家的老房子里居住,但她却觉得两个孩子都在武汉大学读书,她应该去找孩子。
于是,杨元元的母亲就来到了武汉大学,并直接提着行李搬进了杨元元的宿舍,还在宿舍里做饭,自小就怕母亲的杨元元什么都不敢说,可母亲的举动,却直接激怒了杨元元的室友。
学校只能出面劝说,但母亲却开始撒泼打诨,学校无奈只能给杨元元找了一个单独的宿舍,母亲随后就搬进了这个宿舍,每天掌管杨元元的一切行踪,杨元元的一切行动都受到母亲约束。
除了母亲每天监视她,天天念叨把她养大多不容易,她要听母亲的之外,学校里的同学们也都开始疏远孤立她,杨元元每天都生活在痛苦之中。
两年之后,杨元元终于毕业了,她原以为可以脱离母亲的掌控,可母亲却继续掺和她的事情,杨元元先后考上了两个地方的公务员和一个大学的老师,不过母亲都不让她去,理由是那些地方落后。
母亲甚至说,杨元元必须去北京或者上海,因为母亲对那里有情结,要到那里去生活,可以说杨元元就像个提线木偶,什么都不能决定,没有朋友,更没法交男朋友。
由于很多工作都被母亲搅黄了,为了生存,杨元元只能先去打短工,她干过英语培训,还卖过保险,但始终没攒下钱,因为钱都用来养母亲和供弟弟读书了。
后来,杨元元的弟弟考上了北大的博士,母亲开始挖苦杨元元,说杨元元没有弟弟优秀,但母亲却忘了,弟弟读书的钱,都是杨元元拿的……
2009年,年近30的杨元元终于考上了上海海事大学的研究生,算是勉强符合了母亲的要求,可杨元元刚到大学报到,母亲就跟着搬进了宿舍。
这一次不但同学们反对,学校也坚决制止,最终一名体育老师看不下去了,帮她们母女在校外找了一个每月450元的小房子,可入住第一天,她们就发现那个房子实在太破了。
第二天一早,杨元元表示,想回学校争取一下宿舍,母亲听后自然非常高兴,然而两天过去后,杨元元始终没有回来,母亲以为杨元元在躲她,就跑到学校里闹。
也是直到此时,学校才开始派人寻找杨元元,结果发现杨元元在宿舍里自缢身亡了,让人震惊的是,杨元元是用两条系在一起的毛巾,将身体悬挂在卫生间的水龙头上,然后半蹲着死去的。
这种死法极其痛苦,因为水龙头距地面不足一米,她随时可以站起来自救,但她却没有停止,以极其决绝的态度,半蹲着把自己吊死了,她的遗书只有10个字:“我想活出我自己的样子!”
母亲得知这个消息后,并没有表现出多么悲伤,而是想借此机会朝学校要一大笔钱:“都是你们的错,得赔我35万元,我得买房子安家……”
孝道是我们所推崇的,但父母也应该为儿女考虑,不能一直吸血,用所谓的孝道捆绑儿女,让儿女看不到希望,因为没有人愿意被脐带栓一辈子。
孟弧
畸形的事物必有其生长的土壤!
用户14xxx93
学历不等于能力。杨元元很蠢,只会读书,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