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村并居:並非老胡盘道所说“农民如同进了天堂” 近年来,合村并居作为一项农村发展战略在部分地区推行,老胡盘道将其描绘得无比美好,仿佛农民只要参与合村并居就踏入了“天堂”。然而,这种观点过于片面和理想化,忽视了合村并居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需要以理性和客观的态度来审视这一举措。 合村并居的初衷是好的。从宏观层面看,它有助于优化农村土地资源配置,通过整合零散的村庄,将闲置或低效利用的土地集中起来,进行规模化的农业生产或其他开发,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集中居住也有利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统一规划与建设,使农民能够享受到与城市居民更为接近的教育、医疗、文化等资源,提升生活品质。 但在实际推进过程中,合村并居并非一帆风顺,更不是农民一夜之间就能进入“天堂”的捷径。首先,农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转变。许多农民世代以土地为生,居住在相对分散的村落中,有着自己熟悉的生活节奏和社交圈子。合村并居后,他们被集中安置到新型社区,远离了自己的农田,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受到冲击。一些农民可能因为住所与农田距离变远,增加了生产的时间和成本,甚至可能面临无法兼顾农业生产和家庭生活的困境。而且,集中居住打破了原有的邻里关系,农民们需要重新适应新的社区环境和人际关系,这对于一些老年人来说,心理上的不适应感更为强烈。 其次,经济压力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合村并居过程中,农民往往需要承担一定的费用,如房屋的拆迁补偿、新房的购置或建设费用等。对于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来说,这可能是一笔沉重的负担。有的农民可能需要举债才能满足入住新房的要求,后续的生活压力可想而知。此外,进入新型社区后,生活成本也有所增加,水、电、气等费用以及物业费等,对于原本收入有限的农民来说,是一笔额外的开支,这无疑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大的经济压力。 再者,在合村并居的实施过程中,部分地区存在工作方式简单粗暴的问题。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政绩和发展速度,没有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在没有做好充分的宣传解释和沟通工作的情况下,强行推进并居工作。农民对于自己的土地、房屋等核心权益缺乏足够的了解和参与决策的权利,导致他们对合村并居产生抵触情绪。而且,部分地区的新社区建设质量参差不齐,配套设施不完善,如交通不便、商业网点不足、文化娱乐设施匮乏等,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生活便利性和幸福感。 我们不能否认合村并居在推动农村发展方面的积极意义,但也绝不能将其过度美化。合村并居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农村的长远发展。在推进过程中,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做好规划和配套设施建设,让农民真正从合村并居中得到实惠,而不是陷入生活的困境。只有这样,合村并居才能成为农村发展的助力,而不是给农民带来新的负担。合村并居不是通往“天堂”的捷径,而是需要我们以科学、审慎、负责的态度去探索和实践的农村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