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极越汽车裁员风波引发员工对社保问题的高度关注,凸显出社保在劳动者生活中的关键地位。现实中,一线城市的外地员工即便失业,也大多自掏腰包续缴社保,而非领取失业金,这一现象反映出社保制度在实际执行中偏离 “雪中送炭” 初衷的困境。
社保制度起源于 19 世纪的德国,随后在全球推广。我国社保制度在经济转型期逐步建立,从计划经济时代企业全包,到市场经济下 “五险”“一金” 制度成型,现已基本实现全民覆盖。社保分为职工社保和居民社保,前者保障更全面,缴纳遵循风险共济、社会互济原则。企业为员工缴纳社保是法定义务,缴纳比例因险种和地区而异。
人们不敢断缴社保,主要源于一线城市对购房、购车、子女入学及积分落户的社保年限要求,以及社保缴纳年限与退休待遇的紧密联系。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失业险受关注,符合条件的被动失业者可领取失业金,但领失业金期间社保处于断缴状态,会对医保等产生影响。
自由职业者可通过回户籍地交居民医保、以个体户身份缴纳职工医保或灵活就业形式缴纳三险等方式参保。社保作为兜底保障,建议劳动者趁年轻缴纳,失业时也不必过度焦虑,可合理利用失业金缓解压力,为自身生活和未来保障做好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