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自家的导弹,却在检阅的时候,冲向了观礼的主席台,把开国元帅和一众大将惊出冷汗,这到底是什么事情?又为何会发生这种情况呢? 在1978年春季,徐向前、罗瑞卿以及其他一些开国将领,来到了我国导弹测试的现场,并在主席台就坐,准备检阅导弹的发射过程。 当时一共准备了五枚导弹,在第一发和第二发导弹发射后,都和设定的程序一样,精准命中目标,且反重型坦克的效果,十分有效。 包括徐向前在内的军队指挥,都十分满意,他们深知有了这种反坦克导弹之后,我解放军的战斗力,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战士们再也不会因为敌军拥有重型坦克,而无可奈何,甚至白白牺牲了。 但意外,也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 第三枚导弹发射后,开始还向着预定目标飞行,结果在半路忽然转向,笔直飞向了主席台,以导弹的威力,若是目中主席台,包括徐向前元帅在内,一众开国名将都会有生命危险。 而且以导弹的飞行速度,诸位开国将领就是想要逃离,时间上也完全来不及。这些将军们都是老革命战士了,纷纷匍匐卧倒,准备避开导弹爆炸后,弹片带来的第二次伤害。 不过,好在导弹最终没有落到主席台上,而是在落到了主席台侧方,而且最终也并未爆炸。 在场的工作人员,立刻引导将军们离开,并对导弹进行了检查。发现这枚导弹出现了问题,在发射过程中,弹芯掉落,导致了发射故障。 有人指责工作人员工作不仔细,没有检查出这些问题。但徐向前元帅却表示,正是因为要检测这些导弹的实用性,所以才有今天这个检阅。而且徐向前元帅不愧是有大将风度,他直接指示,把剩下的两枚导弹,继续完成测试。 还好,后面两枚导弹,一切正常,没有再出现事故。而这个冲向主席台的导弹,到底是什么来历呢?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的实力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是对比起当时拥有先进武器装备的美国和苏联这两个庞然大物,我们国家的武器装备,依旧还比较落后。 但在科研人员的努力下,我国“两弹一星”伟大工程成功之后,我国也终于开始了导弹相关武器的研发。 尤其是在1969年,我国军队从实战的角度出发,发现了军队中一个比较明显的短板。 那就是在面对敌军的重型坦克时,我国配备的反坦克武器,效果有限,难以完成反坦克任务,一旦发生大规模战争,敌人若是拥有强大的重型坦克集群,我解放军部队,将会处于十分被动的情形。 为此,国家组织科研人员,对两颗萨格尔反坦克导弹进行了拆卸和逆向研究,以此为参考的基础,设计和制作属于我们中国反坦克导弹装备。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测试,终于在1978年,红箭-73型反重型坦克导弹终于问世。 只是导弹研制成功,总需要进行测试,而测试则需要国家和军队的领导进行确认,毕竟这是要装备到军队中的重型武器,容不得半点闪失。 由于当时聂荣臻和叶剑英两位元帅有别的工作需要处理,检测红箭-73型导弹的任务,便交给了徐向前元帅来进行确认。好在导弹虽然有瑕疵,但最终有惊无险。 正是有这徐元帅这样的大气有担当的元帅,我国的军事科研和发展,从来都得到了国家大力的支持,国防力量才能蒸蒸日上,为徐元帅和所有科研工作者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