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10月,保卫人员向许世友报告:司令,有人要见你。许世友吼了一声:不见。

凌统看趣 2025-01-21 16:21:30

1967年10月,保卫人员向许世友报告:司令,有人要见你。许世友吼了一声:不见。可当许世友一听是陶勇的4个孩子时,立即叫警卫员去接…… 信息源:百度百科许世友 南京,秋风萧瑟。司令部的会议室内,许世友正紧锁眉头,处理着日渐复杂的事务。此时,外面传来保卫人员的通报:“司令,有人求见!”许世友因心情不佳,没好气地吼了一声:“不见!” 然而,保卫人员略带犹豫地接着说:“司令,是陶勇将军的孩子们来了。” 听到“陶勇”二字,许世友猛地一震。他放下手中的文件,站起身来,脸上严峻的神色瞬间缓和。他沉声吩咐:“快,带他们进来!” 不一会儿,办公室的门被推开,四个孩子走了进来。 他们身形单薄,面容憔悴,衣服破旧得几乎挡不住寒风。最大的孩子大约十五六岁,怀里还抱着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婴儿。 他们站在许世友面前,眼里满是委屈和倔强,小声喊了一句:“许伯伯。” 许世友目光沉沉地看着他们,仿佛在强压内心的波澜。 陶勇,那个和他出生入死、并肩作战的战友,那位海军将领,他的音容笑貌仿佛就在昨日。然而,如今,这些孩子却成了孤儿,竟然流落至此。 年长的孩子咬了咬嘴唇,似是鼓足了很大的勇气开口说道:“许伯伯,我爸陶勇去世后,我妈朱岚伤心过度,不久也走了。 我们没有了家,没有了亲人。我爸生前和我们说过您是他最好的兄弟,我们实在没有办法了,只能带着弟弟妹妹一路乞讨,来找您……” 一旁的弟弟妹妹低着头,眼泪顺着脸颊滑下,怀里的婴儿似乎感受到了周围的气氛,也不安地哼哼着。 许世友的拳头紧紧攥着,眼眶微微泛红。他没有让孩子继续说下去,而是蹲下身,将他们一个个抱在怀里。 坚定地说道:“孩子,伯伯对不起你们,对不起陶勇兄弟。但你们要相信,有我在一天,就不会让你们再受委屈!” 他转身吩咐警卫员:“马上去把我的棉衣拿来,再让炊事班准备些热饭热菜,孩子们饿坏了。” 随后,他小心翼翼地接过婴儿,用粗糙的手轻轻摇晃着。他那张历经风霜的脸上,露出少有的温柔。 夜晚,陶勇的四个孩子在许世友的家中安然入睡。许世友坐在桌前,独自抽着烟,眼神里透着复杂的情感。 他望着窗外深邃的夜色,脑海中浮现着与陶勇一同在战场上的点滴往事。 夜色如墨,屋内一片静谧。陶勇的四个孩子终于在温暖的床上沉沉入睡,脸上写满了久违的安宁。 而在另一间屋子里,许世友独自坐在桌前,烟雾在昏黄的灯光下袅袅升起。他的手指夹着烟,却久久没有吸一口,目光定格在窗外那深邃的夜空中。 脑海中浮现的是曾经与陶勇并肩作战的画面。那是战火纷飞的岁月,敌人的枪声犹在耳边回响。 陶勇曾经在一次激战中,冒着枪林弹雨救下受伤的许世友,将他从鬼门关拉了回来。那时候,他拍着许世友的肩膀笑着说:“兄弟,这条命是我捡回来的,以后可得对得起我。” 想到这里,许世友的心如刀割。他闭上眼睛,手指微微颤抖,脑海里浮现出陶勇因“反革命”罪名被批斗的场景,以及陶勇妻子朱岚因悲痛过度而离世的消息。 如今,这四个无依无靠的孩子来到他面前,他怎么忍心不管?可是,他也明白,现在的自己正处于风口浪尖,直接收留他们,无异于引火烧身。 烟蒂在烟灰缸里被摁灭,许世友深深叹了一口气。他站起身,走到床边看了看熟睡的孩子们,眼神复杂却充满柔情。 他轻声说道:“老陶,兄弟对不起你……但我不能眼看他们再受苦,我会找个妥当的办法照顾他们。” 第二天清晨,许世友将警卫员叫到身边,低声吩咐:“联系肖永银同志,让他来一趟。” 肖永银是许世友多年的好友,也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几个小时后,肖永银赶到了。听完许世友的讲述,他眉头紧锁,但还是坚定地点了点头:“司令,你放心,我一定妥善安排。” 许世友拍了拍肖永银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把孩子们送到部队去,安顿好他们的生活和学业,千万不要让他们受一点委屈。这是我的承诺,也是对老陶的交代。” 当陶勇的孩子们被带走时,眼中噙满泪水:“许伯伯,我们会听话,努力长大,不辜负爸爸和您的期望!” 许世友看着他们的背影渐行渐远,心中既有一丝释然,又隐隐作痛。 他低声自语:“老陶,兄弟只能这么做了。希望他们在新的生活中,能走出阴影,活得光明磊落。”

0 阅读:212

猜你喜欢

凌统看趣

凌统看趣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