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有个富商看到一个乞丐,力大无穷,便给对方20两银子,让其去参军。多年后,乞丐找到富商后,将富商锁进了房中。 清朝康熙年间,江南地区商业繁荣,各地商帮云集于此。浙江作为水陆码头重地,商业发展尤为兴旺,不少商人在此积累了大量财富。 杭州有位商人吴宇恒,经营布匹生意二十余载,在当地颇有声望。他与各地商号都有往来,每年往返于苏杭之间,为人谨慎稳重。 这一年清明时节,吴宇恒按照惯例来到城郊的寺庙祭拜祖先。庙前的青石板上积了一层薄薄的雨水,映照着殿前的铜钟。 这口铜钟有三人多高,据说重达千斤,是前朝铸造,历经百年沧桑。钟身上布满了手掌印记,有的浅有的深,有的清晰可见。 吴宇恒站在铜钟前端详,忽见钟上有一个鸡蛋大小的窟窿。顺着窟窿往下看,竟发现钟下放着一个竹筐,里面堆着些残羹冷炙。 他叫来随行的四名伙计,几人合力想要抬起铜钟查看究竟。铜钟纹丝不动,仿佛生了根一般。 正当众人休息之际,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走了过来。那乞丐身材魁梧,虽然衣着破旧,但精神矍铄。 只见那乞丐走到铜钟前,单手抓住钟耳,轻轻一提便将千斤重的铜钟举了起来。他另一只手从怀中掏出几个馒头,放进竹筐中。 这一幕惊得吴宇恒等人目瞪口呆。那乞丐放下铜钟,转身离去,动作轻松,仿佛方才举起的不过是个木盒子。 吴宇恒追问之下才知道,这乞丐原是北方灾民,因饥荒逃难至此。他天生神力,却因饭量太大无人敢用。 一顿饭能吃下六个壮汉的饭量,寻常人家根本养不起。就连当地的脚夫行会都不愿收他入伙,只得以乞讨为生。 这般神力,若是用在正途上必定大有可为。吴宇恒心中暗自盘算,清廷正在扩充绿营兵员,此人若去从军,必定前途无量。 正值清军缺少力士之际,吴宇恒决定资助这个乞丐。他将乞丐带回店铺,吩咐伙计准备热水让其沐浴更衣。 当时清廷正在大规模扩充绿营兵员,各省都在招募新兵。特别是沿海重地浙江,因为要防御海盗,更是不断在招募身强力壮的士兵。 绿营兵不同于八旗兵,主要从汉人中招募,对投军者的要求相对宽松。只要身体健康,力气过人,便有机会被选中。 清廷规定,绿营兵除了每月领取钱粮外,还能获得一定的营田。这些待遇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已经算得上是一份不错的差事。 吴宇恒从店里取出二十两银子,又准备了一身新衣和一双新鞋。这些银两足够乞丐去军营报到,并维持一段时间的开销。 此后十余年间,江南地区遭遇了一场严重的经济衰退。许多商号倒闭,就连老字号也难以维系。 吴宇恒的布匹生意也受到重创,欠下了不少外债。各路债主天天上门讨债,让他疲于应付。 这一日,一个债主带人来到店里,非要吴宇恒立刻还清欠款。双方争执不下,最后竟动起手来。 混乱中,吴宇恒失手将债主推倒在地,债主的头部撞在柜台角上,当场毙命。这场意外很快惊动了官府。 按照清律,过失杀人仍要判处死刑,只是比蓄意杀人的刑罚稍轻。吴宇恒被押解到杭州大牢,等待处决。 在狱中的日子格外难熬,牢房里挤满了囚犯,每天只有一顿稀粥充饥。吴宇恒的身体日渐消瘦。 一日清晨,几名官差突然来到牢房,将吴宇恒提了出去。他们没有往刑场的方向走,而是向城西的将军府去了。 杭州将军府气派非凡,朱漆大门高耸,门前有威武的卫兵把守。吴宇恒被带入府中,穿过几进院落。 将军府中陈设考究,处处显露着军中大员的气派。府内的仆役来来往往,看起来管理严整。 吴宇恒一路走来,看到很多兵器架和盔甲,都擦拭得锃亮。这些都显示着将军府的威严和实力。 不多时,一个穿着将军服饰的人从内堂走了出来。他的面容让吴宇恒觉得有些熟悉,却一时想不起在哪里见过。 将军府中突然安静下来,所有的仆役都退了出去,只留下吴宇恒一人立在堂中。那名将军缓缓走到他面前。 杭州将军府作为浙江水师的重要指挥中心,规模宏大,戒备森严。府中除了日常操练的将士,还有大量负责后勤的仆役。 将军先是命人把吴宇恒带到一间偏厅,吩咐人将门反锁。从外面看,这更像是一种软禁,而不是普通的接待。 一个时辰后,将军走进偏厅,向吴宇恒详细说明了他的身份。原来他就是当年在寺庙举起铜钟的乞丐,靠着过人的力气在军中步步高升。 将军命人取来一本厚厚的册子,上面记录着将军府中所有的财产清单。从铜钱白银到田产房舍,从骡马车辆到器具衣物,无一遗漏。 这本清单上的财产,都是将军这些年来积累的合法所得。既有朝廷的赏赐,也有剿匪得来的战利品。 将军取出一支朱笔,将清单上的每样物品都划分成两份。他要将一半的财产送给当年资助过他的吴宇恒。 他还暗中安排了一个死囚替换了吴宇恒,使其免于一死。这种做法虽不合规矩,但在当时的军中并非没有先例。 第二日,将军便带着另一半财产,称要去外地赴任。临行前,他将府中的房契地契和一应文书都交给了吴宇恒。
有一天,慈禧和光绪一起看戏,突然,台上一个戏子指着光绪说道:“我演个假皇帝还有座
【3评论】【9点赞】
用户17xxx85
好人好报
冰川
吴六奇的故事?
西北射天狼 回复 01-25 17:22
说对了。就是吴六奇
是的很好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李峰金
故事汇
用户12xxx92
小编,看聊斋志异,蒲松龄比你写的好。
游方郎中
这一笔吴宇恒几乎不抱希望的投资,产出比也太大了,完全不成比例。譬如种几亩地,养一些鸡……尤其是农户养鸡,一斤鸡贵了市场价不知多少倍,除了自用方便,大多都是赔本,巨赔本,账怎么也算不通。各种投入的产出比,其差异也太大了
无不无聊 回复 01-29 14:26
天使投资人!
一只虎
可能是沈万三暴富的故事改版,或者是这个吴老板后来改名字了叫沈万三
我被友商黑惨了 回复 01-23 09:36
你拿元末的事改清朝的话?
我是林反
论读书的好处,钱又骗到了,字还不少
不会吧
鹿鼎记
种菜养家
抄聊斋中的故事,为啥要改个名字呢?而且多编一个大铜钟三人高,三人高的铜钟,可就重不止万斤了。
cez 回复 01-25 20:31
三人高的铜钟,钟耳也该有两人高,这乞丐是站在櫈子上把钟提起来的,那这个櫈子该有多结实
用户15xxx65
仁义
用户17xxx00
袁项城送徐世昌300两银子,收获比这还大。
冬草夏虫不语冰
吴奇隆的祖上?
大海
善有善报。恩怨分明。
db
这不就是鹿鼎记里的五六七吗
游方郎中
这无心之柳的勃勃生机,何以强盛到如此不可思议???
一苇渡江
编
浅唱曾经
绿营是那个将军?
COD
故事会
用户92xxx22
聊斋中的故事
用户90xxx49
大力将军吴六奇?
坐看云起时
聊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