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中国氢弹爆炸成功的消息传到美国,美国中情局就立马开始调查氢弹技术泄密事件?20年后美国才知道是一个没留过学的专家,研制出了中国特有的氢弹。 1967年,中国成功爆炸氢弹的消息震惊了世界。这一成果不仅打破了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也使美国立即开始关注中国的核技术发展。 美国中情局迅速展开调查,试图查明中国氢弹技术的来源和秘密。然而,经过长时间的追踪和分析,直到1987年美国才得知,研制出这一独特氢弹的,竟是一位从未出国留学的中国科学家。 美国在1952年成功引爆了世界首颗氢弹,紧接着,1961年,苏联也在其北极实验场引爆了氢弹“沙皇炸弹”。这一系列事件对中国来说,构成了巨大的核威胁,尤其在我国正处于抗美援朝的历史背景下,形势异常紧张。 面对日益严峻的国际形势,毛泽东等领导人深刻认识到,中国必须尽早掌握先进的氢弹技术,以确保国家安全和民族尊严。因此,研制氢弹成为了当时国家的紧迫任务。 在这种背景下,钱三强作为原子能领域的负责人,迅速行动起来,着手启动氢弹研发工作。钱三强找到了长期在原子弹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于敏,并邀请他加入氢弹的理论研究。对于于敏来说,这个任务的挑战性极大。原 子弹和氢弹虽然都是核武器,但其原理截然不同。原子弹依赖的是核裂变,而氢弹则是核聚变,后者需要更为复杂的理论支持和技术实践。经过深思熟虑后,于敏决定接受这个任务,尽管这意味着他需要转向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 事实上,氢弹的研发并不完全是一项全新的工作。中国原子弹的研发已经有了基础,但由于在核技术方面的积累不足,氢弹的研究需要从理论入手,一步一步积累经验。在此过程中,于敏的理论功底显得尤为重要。 回顾历史,我国在原子核领域起步较晚,许多技术和资源的缺乏让中国的核工业在某些时刻陷入了困境,尤其是当中苏关系破裂时,苏联撤走了原本在中国的核专家,迫使中国独立自主地解决技术难题。 此时,像于敏这样具有扎实理论基础的科学家,成为了国家核武器研发事业中的中流砥柱。在此基础上,于敏加入了中科院原子能研究所组建的“氢核理论探索组”。该小组的主要任务是为中国氢弹的研制提供理论支持。 尽管条件简陋,团队成员依然充满了激情。研究员们经常熬夜工作,探索各种可能的技术方案。团队的氛围非常紧张,甚至为了一个问题展开激烈的辩论,大家都在为同一个目标努力——让中国拥有自己的氢弹。 在科研工作中,计算至关重要,而于敏正是凭借精湛的计算能力,帮助团队避免了多次资源浪费。某次,团队遇到了一道十分棘手的难题,大家都未能解决。于是,他们请教了于敏,面对复杂的题目,几乎不假思索地,他便给出了答案。 然而,其中一位科研人员不满意这种解法,继续向于敏追问细节。当时,于敏虽然没有马上提供进一步的改进方案,但他承诺会继续思考,回去后再给答案。次日清晨,于敏将三页详细的推导写给了那位同事,解决了问题的同时,也展示了他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而这种态度不仅限于对待团队成员的问题,甚至在面对来自国外的科研成果时,亦表现得淋漓尽致。 某次,国外的一份期刊发布了氢弹研究领域的重要数据,这些数据被认为可能突破了设计中的瓶颈。团队一度对这些数据充满期待,然而,由于氢弹研究的机密性,他们也对这些数据的可靠性存有疑虑。 面对这一疑问,于敏没有匆忙决策,而是进行了两天两夜的不眠不休的计算,最终发现数据存在严重错误。这一结论被证实后,团队不需要再投入大量资金与时间去验证这些数据,节省了国家可观的经费和无数的试验步骤。 此外,于敏在计算机使用方面的卓越表现同样令人称奇。那时,计算机资源极为有限,科研小组只能借用上海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的设备。当计算机输出数据时,往往需要科研人员仔细盯着数据的变化,以便随时调整研究方向。 一次,计算机输出的某一物理量数值异常,及时发现这一问题的于敏立即叫停了计算机。尽管在场的工作人员一开始未能理解为何于敏会怀疑计算机的结果,但经过一番仔细检查,他们最终发现了问题所在——计算机的晶体管出现故障,导致数据错误。 修复后,计算机重新计算,结果如预期般正确。于敏的敏锐洞察力让技术人员大为震惊,认为物理学家竟能凭借数据判断硬件故障。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过硬的技术能力,使得于敏在氢弹的研发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