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8年,清政府签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连远在万里之外的非洲小穷国也跑来要签约,李鸿章大笔一挥签了,等履行合约时,非洲小穷国傻眼了。 1898年,对于清王朝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清政府刚刚与德国签订了《胶澳租借条约》,被迫割让了胶州湾。 战败、赔款、割地,这些词汇已经成为了清王朝的家常便饭。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清王朝就在列强的坚船利炮面前节节败退。 《南京条约》开启了近代中国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序幕。之后的《北京条约》让清政府赔款八百万两,《马关条约》更是一次性赔款高达两亿两白银。 到了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赔款金额已经攀升到了九亿八千多万两,这个数字几乎掏空了清王朝的国库。每一次战争失败,清政府不仅要赔款,还要割让土地、开放通商口岸。 在这种情况下,清王朝已经成为了各国列强眼中的肥肉。英国、法国、德国、俄国等强国轮番上阵,从清王朝身上咬下一块又一块的利益。 而在遥远的非洲,同样有一个国家正在经历着苦难。这个国家就是刚果,如今的刚果民主共和国。 作为非洲最贫困的国家之一,刚果的内部状况可以说是一团糟。全国有多达254个民族,各个部落之间经常发生冲突。 不同的宗教信仰更是加剧了刚果的分裂。天主教、伊斯兰教、基督新教等各种宗教在这片土地上交织,使得国家难以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和发展方向。 从地理位置来看,清王朝和刚果相距甚远。如果要从北京到刚果的首都金沙萨,即使在今天,也需要转乘多趟航班才能到达。 在1898年,这两个相距遥远的国家,却因为一份不平等条约而产生了交集。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份条约的促成者,竟然是当时声名显赫的"东方铁血宰相"李鸿章。 在这场看似荒诞的历史事件中,真正的主导者并非刚果,而是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这位野心勃勃的君主一直在寻找扩张殖民地的机会。 早在1876年,利奥波德二世就成立了"国际非洲协会",打着探索和开发非洲的旗号。实际上,这个组织的真实目的是为比利时在非洲建立殖民地。 当时的非洲大陆已经成为了欧洲列强争夺的焦点。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都在非洲圈占了大片土地,建立了自己的殖民统治。 面对各国的争夺,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提议召开柏林会议,商讨非洲的瓜分问题。这次会议最终确定了刚果由比利时国王"私人拥有"的结果。 获得刚果后,利奥波德二世发现这片土地虽然资源丰富,但缺乏开发所需的劳动力。欧洲人不愿意在恶劣的环境下工作,而当地的非洲人口在长期的奴隶贸易中已经大量减少。 这时,远在东方的清王朝进入了比利时国王的视线。当时的中国人口众多,而且在西方人眼中,中国劳工勤劳、能吃苦,最适合在非洲的恶劣环境下工作。 于是,利奥波德二世派遣代表余式尔前往中国,试图通过签订条约的方式获取中国劳工。他们选择与李鸿章谈判,是因为李鸿章在处理对外事务上有丰富的经验。 条约的内容看似简单,只有两条。第一条是给予刚果与其他国家同等的在华权益,第二条则是允许中国人前往刚果经商和定居。 表面上看,这份条约似乎对中国也有利,但实际上处处都是陷阱。比利时的真实目的是想通过这个条约,获得向中国招募劳工的合法权利。 李鸿章面对这个情况,采取了一个巧妙的应对策略。他以个人名义在条约上签字,而没有让清政府正式批准这份条约。 这种做法既给了比利时一个面子,又避免了条约真正生效。在当时的国际关系中,如果没有政府的正式批准,条约就不具备法律效力。 李鸿章这样做是有深意的。当时的清王朝虽然积贫积弱,但也不能轻易得罪欧洲列强。比利时虽然是个小国,但背后有着复杂的欧洲列强关系网。 通过这种方式,李鸿章既避免了与比利时直接对抗,又实际上阻止了比利时招募中国劳工的企图。 当比利时意识到自己的如意算盘落空时,事情开始出现了转机。利奥波德二世想通过派遣军队进入中国的方式,强制实现条约内容。 但清政府对这一要求直接采取了无视的态度。在经历了与多个列强的交锋后,清政府已经掌握了一套对付这类要求的方法。 刚果作为一个远在非洲的小国,根本没有能力在中国驻军。即便有比利时在背后支持,但在没有其他列强支持的情况下,这种要求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对于清政府来说,这份《中刚天津专章》最终成了一张废纸。比利时想要获取中国劳工的计划彻底失败,而刚果也没能得到任何实质性的好处。 这件事情展现了晚清外交官员的智慧。面对比利时这样的二流列强,清政府采取了既不正面对抗,又能实际规避条约的策略。 这种方式在当时是很有效的。与其他不平等条约相比,《中刚天津专章》几乎没有给清政府造成任何实质性的损失。
丢人现眼!还在洗!
大批洗白李鸿章的文章
在列强纷纷入侵清朝时,当时的朝鲜帝国也想来分一杯羹,可还没有实施就被日本入侵,而后亡国。当你虚弱时,曾经的小弟一定不会放过你,所以强大以后不需要给它们好脸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