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怕死亡是怕自我消失
对于死亡的恐惧,的确如同王德峰教授所言,并非源于肉体消亡时的痛楚,而是深深扎根于对“自我”彻底消失的恐惧。这种“自我”的独一无二性,构成了我们存在的基石。一旦这种独特性被宣告终结,就如同我们的人生轨迹被粗暴地抹去,这种感觉带来的不适感是难以言喻的。就好比一幅精心绘制的画作,当最后一笔落下时,我们对它倾注的心血与情感也随之凝固,而死亡仿佛就是那擦拭掉画作的橡皮,将一切归于虚无。
但我们也会发现,并非所有人都对死亡抱有同样的恐惧。战争中那些冲锋陷阵的士兵,他们明知前方危险,却依然义无反顾。这种视死如归的勇气,源于他们心中更崇高的价值——家国大义。他们将“小我”融入“大我”,个体的消失在集体中得以延续,他们牺牲个体来成就集体的辉煌,这种精神境界的升华,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死亡带来的恐惧。相比之下,大多数人之所以对死亡充满畏惧,是因为他们心中装满了牵挂。我们对亲人的爱,对友谊的珍视,对未竟事业的执着,都如同无形的绳索,将我们牢牢地束缚在这个世界。这些羁绊,让我们无法轻易放下,也让我们在面对死亡时,更显不舍与恐慌。
说到底,对死亡的恐惧,其实是对生命本身的眷恋,也是对自我价值的追求。我们害怕的或许并非死亡本身,而是害怕生命戛然而止,害怕曾经存在过的痕迹被彻底抹去。正因如此,我们才会执着地探寻生命的意义,企图在有限的时间里,留下一些值得回忆的印记。人生就好比一场单向旅程,从出生走向死亡,而我们在这个旅程中留下的足迹,则成为证明我们存在过的最好方式。即使肉体消亡,我们为世界留下的点滴影响,也会在时间的长河中继续流淌,成为我们存在过的另一种证明。这样想来,死亡似乎也不再那么可怕了,它只是生命旅程的终点站,而我们在这个世界留下的痕迹,才真正定义了我们人生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