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年轻人储蓄热 据德国媒体报道,在中国社交平台小红书上,许多30多岁的年轻人在分享减少工作午餐和节约购物开销的心得。
一些网红则在讲述如何将“少花钱”转换为生活方式的技巧。有关如何省钱的帖子已经超过150万以上,而总观看量更是高达1.3亿人次。
据支付宝上的热门在线货币基金“余额宝”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2000年以后出生的用户平均每月存款20次,是5月份的两倍。
而5月的存款数据已经比上一年增长了10%。余额宝还表示,当月每个人账户中的资金接近3000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0%。
根据支付宝的热门存钱软件“余额宝”提供的数据,“00”后存钱的频率越来越高。2024年底时,年轻人的存钱次数比同年五月份提高了一倍,而五月份的数据又比去年提高了10%,平均每个人的账户存有大约3000元,同比增加了10%。
一些经济学家提出警告说,这种顽固的储蓄态度可能会削弱内需,而政府也正在寄希望于提升国内消费来支撑GDP的增长。愈演愈烈的悲观情绪已经导致从汽车到奶茶的价格连续下跌,并正在削弱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发展潜力。
当前的储蓄热潮与此前的“月光族”形成鲜明对比。“月光族”一词用来形容特别敢于花钱的80后和90后,他们这一代人经历了就业机会多、收入高、生活质量不断提升的中国快速发展,但新冠疫情、经济下行压力以及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令当今的年轻一代不得不为风险做好准备。专家说:“ 这种乐观情绪的丧失是自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
悲观情绪令许多年轻人寻求在政府部门或国有企业工作的“铁饭碗”。他们认为这种工作能够提供更多的职业保障。同追求享乐的千禧年一代的生活哲学不同,随着经济形势的每况愈下,中国Z世代的生存焦虑也在与日俱增。
近来,年轻一代开始选择“躺平”,即以一种放弃追求的生活态度表达不满。他们还感叹社会过于“内卷”,即陷入一种毫无意义的竞争状态。
国家统计局专家称,2024年中国经济能实现5%的增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重大改革举措加速落地和一揽子增量政策之间的配合协同,长短结合形成政策工具箱,共同支撑结构优化、质效提升。此外,民生持续改善、就业举措稳定推出,也为2024年释放内需市场潜力提供了有效支撑。这一良好势头在2025年将持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