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只知道“一分钱,一分货”,不知道“十分钱,三分货”。
啥意思呢?
也就是说,花费十倍的财力,获得的也只是三倍的品质产品。
如果单以价格论质量,那么,市场的另一个角度是,价格高与商品质量的关系并不是线性的,价格越高,品质提升的幅度会逐渐减少。
高价蕴含的不仅仅是质量,广而人知的,比如说品牌溢价,包括广告、营销、包装等附加成本。
再有是提供情绪价值。比如奢侈品的奢侈不止在于质量高低,而是满足客户品牌带来的心理优越价值。
心理效应,往往也体现在消费上。抓住客户心理,制造成本一样的东西,可以卖出两个价。
所以,集采这个事,还有一个方向是,信任原研药的人,可以去冲原研药降价。
专利期内,原研药早已经赚回研发成本,早已经赚的盆满钵满,现在的价格往往是各种中间商的抽成,也就是说“十分钱,三分货”。
三分货,价格可以打到六分、七分,也够他们赚了。
过了专利期,为什么不降价造福大众?
所谓的选择权,不就是贪图医保嘛。
有办法,让原研也降价就好了,这样子可以各求所需,想要原研的,在外院买也不会太贵。
兜底的便宜了,不兜的也便宜了,才是真造福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