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乡村能源模式,感悟农户生计百态】 曲阜师范大学 寒假社会实践 三下乡 山东寒假社会实践
为保障农户的生活质量,清晰了解农户在能源获取、使用等方面的现状和困难,助力农村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2025年1月16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心系农情社会实践队前往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九北村开展实地调研活动,调查农户生计的乡村能源消费模式,了解该村使用能源种类以及农户对新能源的态度和看法,为改善农户生活品质,解决能源难题提供了数据支撑,助力乡村能源转型升级。
走访农户:探寻能源消费细节
踏入乡村,实践队发现传统能用利用方式依旧普遍存在,不少农户家中仍保留着老式土灶作为主要的炊事工具,这些农户常从周边山林获取柴薪,用于生火做饭。尽管这种方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但燃烧柴薪会破坏生态环境,不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与此同时,实践队也看到了乡村能源消费的新变化,农村电网的改造完成,电能在乡村的普及率大幅提升,政府实施的电价补贴政策,让农户们的用电成本降低,让更多人愿意选择电能最为炊事能源,可以大幅度节省做饭时间,而且清洁卫生,改善了厨房和室内的卫生环境。在冬季取暖方面,乡村的能源消费状况呈现多样化,部分农户采取燃烧煤炭取暖,煤炭价格相对较低,能够提供较为充足的热量。也有部分农户尝试采取电暖器等新型取暖设备,这些设备取暖升温快,而且不会产生废气废渣。然而,对于大多数农户而言,新设备的购置费用和后续的使用成本较高成为他们选择新型清洁能源取暖的阻碍。
为深入了解农户能源使用现状,实践队员走进村民韩阿姨家。韩阿姨家的厨房较为现代化,电磁炉、电饭煲等电器一应俱全。韩阿姨热情介绍道:“自从政府对电价补贴后,用电变得方便又实惠,之前用土灶做饭,会弄得满屋子是烟,现在好了,这些电器插电就能用,做饭速度快多了。”实践队员观察到,相较于传统的炊事方式,电能的普及不仅让做饭更加便捷高效,还大大改善了卫生环境。不少农户表示,使用电器做饭后,不用再为收集燃料而烦恼,也有了更多的时间去享受生活。
在调研过程中,实践队员还留意到部分农户在清洁能源利用方面的积极尝试。其中光伏发电成为了乡村能源领域的一大亮点,在乡村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可以有效解决部分农户的用电问题,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独立的光伏发电系统能保障基本电力供应,还可以将多余电量并入电网以此增加收入。村民表示,这些光伏板把太阳能转化成电,自家用电不用愁,多余的还可以卖钱。以前用电成本高,现在的光伏发电及环保又实惠,给生活带来了新变化,也给农村能源带来新希望。政府也通过一系列补贴政策,鼓励乡村发展光伏发电,助力乡村能源转型升级。
展望未来:乡村能源转型的希望
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农户的能源消费情况,实践队员还对各村村民的冬季取暖方式进行了调查。传统的火炕取暖依然是农村常见取暖方式。农户们用秸秆、煤炭作为燃料来温暖整个屋子,取暖效果较好。在村民张奶奶家中,张奶奶正坐在炉边取暖,“火炕取暖效果好,我们冬天一直就是这么过来的。”张奶奶说道。但随着时代不断前行,传统的火炕取暖弊端日益凸显,新型取暖设备逐渐走进乡村,走入农户家庭,它可以迅速提升室内温度,不会产生大量烟尘。起初,村民们在面对新型取暖设备时犹豫不决,主要原因在于前期购买设备和安装费用较高,以及后续用电用气的成本也让他们有所顾虑,担心长期使用会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如今,通过乡村政府的宣传教育和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有不少农户采纳了新型取暖设备,乡村环境也因此换了新颜。
如今,九北村不少地方设置了分类垃圾桶,引导村民将垃圾进行合理分类和回收,利用有机垃圾,通过厌氧发酵产生沼气,或通过直接燃烧等方式,将生物质能转化为电能,为垃圾分类收集点的智能化设备、压缩设备等提供电力。这样不仅减少了垃圾对环境的破坏,实现资源的回收再利用,也为乡村带来了实际上的经济收益。同时,太阳能热水器也在农村广泛应用。安装太阳能热水器既方便又节能,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对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具有积极作用。(通讯员 战铭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