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中国向无国籍的达曼人敞开怀抱,达曼人经历了长达200年没有国籍的漂泊

阅微札纪社 2025-01-23 17:45:40

2003年,中国向无国籍的达曼人敞开怀抱,达曼人经历了长达200年没有国籍的漂泊生活,终于找到了归属,当他们领到中国国籍证件的那一刻,泪水夺眶而出……

他们是谁?他们从哪里来?

达曼人的起源,至今仍是一个谜,有人说他们是尼泊尔廓尔喀族群的一个分支,因战乱背井离乡;有人认为他们是一个被打铁部落抛弃的族群;还有人推测他们是清朝抗击廓尔喀入侵的骑兵后裔,在战争中失散。

这些说法,如同吉隆沟的山雾,遮蔽着达曼人的来处,也映射出他们身份认同的迷茫。

没有身份,孩子无法上学,知识的缺失,让未来更加黯淡,他们就像局外人,被主流社会排斥,承受着不公平的待遇。

2001年,一个政府工作人员在日喀则调研时,发现了达曼人的困境,并将情况上报中央,这个转机,改变了达曼人的命运。

2003年5月26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达曼人加入中国国籍,并被归为藏族,这一天,吉隆沟的五星红旗,第一次为达曼人升起。

获得中国国籍后,达曼人积极融入社会,他们参军保家卫国,守卫边疆;他们种植青稞、织布,用辛勤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他们的孩子走进校园,接受教育,有的甚至考上了大学,未来充满希望。

在获得中国国籍之前,达曼人的生活可以用“颠沛流离”来形容,他们居无定所,在中尼边境辗转,住过废弃的帐篷、危房,甚至山洞。

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只能靠打零工、做苦力维持生计,吃了上顿没下顿是常态,生病了没法去医院,孩子夭折率很高,活下来的也因为没有身份找不到工作,只能继续艰苦度日。

加入中国国籍后,达曼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4年,政府出资为他们盖了新房,第二年他们就搬进了宽敞明亮的两层小楼,告别了破旧的窝棚。

政府还分配了田地和牲畜,并提供各种补贴,保障了他们的基本生活,孩子们也能上学了,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为他们打开了知识的大门,点亮了未来的希望。

2011年,一场地震让达曼村遭受重创,可国家始终将他们牵挂于心,在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迅速展开了全面且高效的灾后重建工作。

达曼人作为一个独特的群体,拥有自己的语言,这是他们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不过,他们没有属于自己的文字。

在漫长的岁月里,由于长期生活在藏族聚居区,达曼人在文化交流与融合中,逐渐改用藏语进行日常交流。

同时,他们也深受藏族文化的熏陶,慢慢地信奉起佛教,寺庙里的诵经声、转动的经筒,成为了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承载着他们的信仰与希望。

这种文化融合,是达曼人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做出的选择,也是他们文化传承的一种方式,他们独特的语言,虽然没有文字记载,却在日常生活中口口相传,成为维系族群认同的纽带。

达曼人的故事,展现了中国社会对不同民族的包容与接纳,尊重文化差异,促进和谐共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

达曼人融入中国大家庭,与其他民族共同建设国家,正是民族团结的生动体现,他们的中国心,与全国人民的心连在一起,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

达曼人的故事,也为吉隆沟增添了一抹独特的色彩,成为了当地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主要信源:九派新闻 达曼人结束流浪加入中国国籍……)

0 阅读:4
阅微札纪社

阅微札纪社

阅微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