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的一天中午,李铁映再看报纸时突然看到一个名字一沈建国,他赶紧吩咐手下,

纪兮风 2025-01-23 17:47:33

1993年的一天中午,李铁映再看报纸时突然看到一个名字一沈建国,他赶紧吩咐手下,把他接到北京来上学,他是谁,为什么会让中央这么紧张?

(信源:渭南政法 2022-2-11——一学生家境困难登报后惊动中央,人民大会堂设宴3桌,宴请他全家)

1993年,也许对多数人来说只是寻常一年,但对于有些人来说,它却埋藏着一段打动人心的故事,让人回想起曾经的岁月。

那一年,在一则看似不起眼的新闻中,彝族少年沈建国因贫困辍学的故事引起了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李铁映的注意。

读到这个故事,他脑海中浮现出一个名字——小叶丹。这个名字背后隐藏的是一段红军长征时期难以忘怀的民族团结佳话。俗话说,饮水思源,那段跨越时空的承诺和友谊,难道会被岁月掩埋吗?

回溯到1935年,红军长征历经千辛万苦,成功渡过金沙江,摆脱了国民政府的围追堵截,但随之而来的大渡河成了一道新的天堑。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红军面临两难选择:要么走国民党重兵把守的平坦大道,要么冒险穿越陡峭而未知的小路。

当年,在大渡河边,红军已经面临绝境。蒋介石调集重兵,妄图将红军堵死在这条河流之畔,形势异常险峻。

这个时候,毛泽东主席等红军领导人果断决定,选择走彝族聚居的小路。此路崎岖不平,沿途险峰林立,一不小心便可能万劫不复。

毛泽东了解,彝族人民痛恨的并非红军,而是那些长期压榨他们的反动军阀。为了争取当地人民的支持,红军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克制自持。这样的军队,与以往那些只知掠夺的军阀截然不同。

起初,红军的到来并未被彝族人民所接受,甚至还遭遇了伏击。但红军的纪律和行为逐渐改变了局面。彝族领袖小叶丹被红军的诚意打动,派人前去了解情况,得知他们与其他军队截然不同。

为了消除误解,刘伯承和聂荣臻亲自拜访小叶丹,双方坦诚相见。刘伯承向小叶丹讲述了红军的理念和目标,小叶丹被深深打动。他决定与红军结盟,为他们带路,并提供物资援助,这段友情也因歃血为盟而变得更加牢固。

小叶丹的支持,为红军赢得了时间,帮助他们顺利通过了彝族地区,最终在强渡大渡河时逃脱了国民党的包围。

以血为盟的兄弟情谊在战火中熠熠生辉,新中国成立后,刘伯承始终未忘记这位兄弟,多次派人寻找他的后人,却一直未果。这段未尽的心愿成为他的永久遗憾。

多年后,1993年的旧报纸上,那则关于沈建国的报道让历史的烟尘再度被掀起。李铁映在报纸上看到这个名字,心中立即想起红军与彝族人民的情谊。

0 阅读:5
纪兮风

纪兮风

孙俊豪说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