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3年,19岁的陈嘉庚回乡成亲,却因弟弟调皮将其绑树鞭打。没想到,他竟说服新

小娅说知识 2025-01-23 19:50:17

1893年,19岁的陈嘉庚回乡成亲,却因弟弟调皮将其绑树鞭打。没想到,他竟说服新婚妻子拿出2000块,做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决定 惩罚之后,陈嘉庚陷入深思。他意识到,这样的教训只能暂时纠正族弟的行为,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如果家乡的孩子们继续沉浸在愚昧无知中,家族的未来、村庄的未来甚至国家的未来都将暗淡无光。 他想起自己在南洋的日子,看到西方先进的教育体系如何塑造了知识分子,又想到家乡私塾的陈旧与狭隘。他深刻认识到:只有教育才能改变命运,只有教育才能让家乡振兴。 此时,他下定决心,要用自己的力量为家乡的孩子点燃一盏明灯。然而,创办一所学校谈何容易?他需要资金、场地、教师和教材。而首先,他需要解决的是资金问题。 陈嘉庚转头向新婚妻子寻求支持。他知道,这样的请求并不容易。新婚之际,妻子的嫁妆本该用于家庭的稳定发展,而他却希望用这笔钱办一所学堂。 在昏暗的油灯下,陈嘉庚向妻子倾诉了自己的想法。他说道:“乡里的孩子若能接受教育,就能走出贫困,家乡也能焕发新生。 我们的小家虽重要,但家乡的未来更值得我们努力。”他的言辞充满真诚与坚定,妻子起初虽有顾虑,却被他描绘的未来愿景深深打动,最终同意拿出嫁妆,资助他的办学计划。 有了启动资金后,陈嘉庚迅速行动起来。他四处奔走,与村中的长辈商量,争取他们的支持,并最终选定村头一座废弃的庙宇作为校舍。 这座庙宇虽然年久失修,但稍加修缮就能使用。随后,他亲自前往厦门采购教具,购买了桌椅、黑板和课本,还托人在南洋寄回了一些先进的教材。 聘请教师是另一大难题。当时,闽南地区懂得新式教育理念的教师凤毛麟角,多数私塾先生仍抱残守缺,只会教一些传统经典。 陈嘉庚不辞辛劳,四处拜访,终于找到了一位曾在外地接受过新式教育的文人,愿意加入他的学堂。这样,学校的基础条件终于齐备。 1893年深秋,陈嘉庚创办的“惕斋学塾”正式开学。清晨的阳光洒在崭新的校舍上,十几个村里的孩子背着书包,怀着期待的心情走进教室。他们坐在整齐的课桌前,听着老师讲授从未接触过的内容,眼中充满了渴望与希望。陈嘉庚站在门外,看着这些稚嫩的面庞,感到无比欣慰。 学塾的建立,标志着陈嘉庚教育事业的起点。然而,他的志向并不止于此。南洋的经历让他深刻认识到,教育不仅关乎个体,更关乎国家的兴亡。 于是,他将自己的实业经营与教育事业紧密结合。他创办橡胶公司、种植园等企业,将所得收入的90%以上用于教育。他常说:“企业家的义务不只是赚钱,更要回报社会,造福国家。” 在实业经营中,陈嘉庚处处融入家国情怀。他曾在公司广告中写道:“强国先由强身起,强身须穿运动靴。”他以此推广国货,强调民族自信心。 公司内部,他以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为例,激励员工努力工作,将企业的利益与培养国家人才紧密联系。 抗战时期,国家陷入存亡危机,陈嘉庚毅然担起责任。他领导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不仅亲自捐款,还发动侨民捐献巨额资金和物资。 他组织了3200名南洋华侨司机和机修工,支援滇缅公路运输物资,为抗战前线提供了重要支持。 他甚至不顾个人安危,亲赴抗战前线慰问将士,发表演讲激励士气。他常说:“若只知发财,不知救国,纵然发了财,也不过是亡国奴!” 在教育理念上,陈嘉庚强调品德培养与实践能力并重。他创办厦门大学时,选择“勿忘国耻”日作为奠基日,提醒学子铭记历史。 他认为教育应超越应试,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为了让教育事业更加长远,他无偿将厦门大学献给政府。 新中国成立后,陈嘉庚定居北京,继续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他参政议政,关心国家建设,同时亲自参与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的校舍修建工作。 他生活简朴,每月伙食费仅15元,将省下的钱全部投入教育。他晚年依然心系祖国统一,在鳌园刻下《台湾省全图》,表达“台湾必须回归中国”的愿望。 从1893年的鞭打族弟,到创办惕斋学塾,再到倾其一生推动教育发展,陈嘉庚用行动书写了一位实业家与教育家的传奇。 他以教育点燃希望,以实业支撑梦想,以家国情怀贯穿一生。他曾说:“中国人要站起来,总要有人先倒下去。”他的一生,正是无数中国人觉醒与奋进的缩影。

0 阅读: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