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粉丝问美国的motel和hotel是啥区别,这个轻省,我趁着翘班收拾行李写一波!
一般认为,Hotel是正儿八经的宾馆,大概就是北京至少三星级那种的,会比较贵,设施也会很齐全,最主要的是有客房服务,比如洗衣送餐之类的。而Motel是“汽车旅馆”,一般长成图1那样。
汽车旅馆(Motel)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汽车工业的发展,导致大家都去“自驾旅行”,在旅行中需要有个落脚的地方。最早的汽车旅馆出现在1925年,一位商人经常需要在圣迭戈至旧金山之间开车往返,深感疲劳,于是他决定在中途建一个给长途旅行歇脚的地方。然后他拜访了一位设计师,在高速边设计了世界上第一个汽车旅馆(图2)。
Motel的明明一般被认为是用Motor的M代替了Hotel的H,不过这个第一家汽车旅馆其实叫做Milestone Mo-Tel,这只是因为老板发现房顶的广告牌装不下Milestone Motor Hotel”这么多个字字母....
不管名字从何而来,这座旅馆的受欢迎程度是不容置疑的,其他Motel也如同雨后春笋般建起来。
因为本意是为了给开车的司机休息,所以这种Motel一般都建在高速旁边,距离城市比较远,周围也很荒凉。因为司机一般都是过一夜就走,所以房间内陈设布置都比较粗糙(图3),给人一种廉价感,也没有什么客房服务,一般要么不提供早餐,要么只提供非常简单的(图4)。后来有些Motel也会配备一些自动贩售机,方便客人饿了买点小零食。但是正餐肯定是没有的。
司机到了Motel后,会先把车开到管理办公室门口,然后进去登记名字拿钥匙,随后把车开到对应的房间门口之后就可以直接进房间了。因为车就在门口,所以拿行李也很方便。后来有一些motel也扩展到两层楼甚至三层楼(图5),但都是没有电梯的,自己走楼梯上去,走廊也不封闭。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车门到房门的最短距离,对于一些不能见人的事情非常便利,于是搞破鞋的、嫖娼的和毒品交易的纷纷选择motel。所以一度motel被称为“no-tellmotel”,大概就是不可说的秘密旅馆。
战后美国婴儿潮一代(50-60年代出生),他们长到十七八的时候,恰好是反战和嬉皮士文化兴起。他们看不惯主流社会的一切,开车约上炮友搞点叶子出去浪,因为囊中羞涩加没什么目的性,Motel就成了他们最佳选择。也是从这个时间开始,Motel、公路旅行和浪漫、冒险联系在了一起。
Motel因为本质上就是旅客打尖的客栈,所以身份登记十分简单,也不需要像普通宾馆一样交押金,而是交一天房费住一天,退房的时候也直接把钥匙给管理员或者投入箱子就可以走了,没有繁琐程序,所以很快这里就成了鱼龙混杂的地方,妓女毒狗逃犯纷纷光顾,后来一些因为家庭原因暂时搬出的人,或者生活遭遇困难的人,也选择来此落脚,因为租房需要押金和身份背景审查,Motel啥都不需要。
学好不容易,学坏一出溜,Motel很快就和罪恶、乌烟瘴气、破败、犯罪联系在了一起。后来的作家和导演,在作品中涉及到motel,基本上也不会有啥好事....
但这一波也没有持续特别久,大概二三十年后,嬉皮士发现反这个反那个也不是个事,纷纷打上西装领带去考学上班娶老婆生孩子,汽车旅馆文化也日渐衰微,许多汽车旅馆都倒闭了。
旅馆老板也着急啊,所以后来就纷纷想办法拉生意,通过打造一些“西部”“荒漠”“火烈鸟”“度假心情”之类的主题,来招揽客人。所以今天出了最普通的Motel(一般是连锁的,比如Motel 6)以外,也有很多Motel看起来更像是一种主题旅馆(图6),在佛罗里达和其他海滩边很常见,打造一种“随意度假自由放松”的感觉,甚至还会配备泳池(图7)~
所以今天去美国住motel的小伙伴们,是不大用担心隔壁有毒贩交易的~~还是很安全的~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motel后来传入其他地方,因为文化和生活习惯问题,水土不服,比如到了中国速8就成了普通快捷酒店,没有原来“汽车旅馆”的感觉了,但这还属于可以理解的范畴。
最神奇的发生在台湾省,省内人民对汽车旅馆的理解发生了一点点小偏差。台湾许多汽车旅馆长得跟个大车库一样,你开车进去之后,就有一个一个车库门(图8),你停到里面之后,就可以把车库门关上,并且在车库里直接上楼,楼上就是房间(图9)。
所以理论上,你进了车库门之后,就没有任何人看到你进入房间了。你说这最适合拿来干啥?
当然是搞破鞋了!!!
所以台湾的Motel内部一般都长得....你懂得那个样子。还有一些Motel还提供你懂得“点菜”“叫外卖”服务....
这也算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