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 月 19 日,耀州山区一群特殊的老人站在家门口盼望着,苴到那个来往了九年的亲戚终于出现在视野中。 “来了、来了,他们来了!”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迈着蹒跚的步伐,挥舞着干枯的手臂,声音中满激动。 这一幕,仿佛时间定格,让人心中泛起阵阵涟漪。究竟是怎样的缘分,让他们之间产生了如此深厚的情感纽带?故事,得追溯到九年前。 2016 年,在耀州区的偏僻山区里,生活着这样一群特殊的老人。贺家庄的李大爷,因先天性聋哑,一生未娶,独自守着那间破旧的土坯房。 王奶奶早年老伴离世,唯一的儿子远在千里之外的城市打工,一年到头也难得回来一趟。还有张大爷,因脑梗落下了残疾,行动极为不便。 更有一位独居的退役军人赵爷爷,为国家奉献了青春,如今却在这山区里孤独度日。 他们虽享受着国家的五保户补助、残疾人补助和高龄补贴等政策,可山区交通不便,去趟集市采购生活用品都得走上大半天。 尤其是过年,这个本应阖家团圆的日子,对他们来说,却充满了清冷与孤寂。 就在这些老人以为生活将一直如此黯淡下去的时候,张兰出现了。 张兰,这位土生土长的耀州区人,是陕西好人,也是耀州区人大代表。 她偶然间得知了这些老人的困境,心中久久无法平静。 “咱们得帮帮这些老人,不能让他们就这么孤单地过年。” 张兰在一次志愿者交流会上,神情严肃地说道。 说干就干,2025 年 1 月 19 日,这个星期天,阳光格外温暖。 一大早,张兰就在志愿者群里发出了消息:“家人们,星期天谁有时间,咱们去山里给那些独居老人送点过年物资,让他们也能过个好年!” 消息刚发出,群里瞬间热闹起来。 “我有时间,我开超市,捐几袋面粉!” 开超市的老孙第一个回复,还附上了一个干劲十足的表情。 “我觉得粉条软和,老人吃着方便,我去买些捐过去。” 年轻的小李紧接着说道。 “我备好大米和菜籽油啦,随时能出发!” 张姐也不甘示弱。 “我出车,负责运输!” “我这儿有几件新衣服,都是给老人准备的。” “我写好了对联和福字,保证喜庆!”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短短半个小时,各种物资就筹备齐全。 1 月 19 日早上八点半,永安广场上热闹非凡。 志愿者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其中有中国好人万来胜,他总是面带微笑,给人一种温暖可靠的感觉;陕西好人丁淑芳,已75岁高龄,却精神矍铄,眼神中透着坚定与热情;还有铜川好人焦粉,他总是默默做事,用行动诠释着善良。 在人群中,有一个小男孩格外引人注目,他紧紧拉着妈妈的手,眼神中充满了好奇与期待。 “妈妈,我们真的能帮到那些爷爷奶奶吗?” 小男孩仰着头,天真地问道。 “当然能,宝贝,等会儿你就知道啦。” 妈妈微笑着回答。 一切准备就绪,志愿者们带着满满的年货,踏上了那条通往山区的路。 一路上,车辆沿着蜿蜒的山路前行,窗外的风景不断变换。“马上就能见到那些爷爷奶奶啦,我好开心。” 小男孩兴奋地说道。 “是呀,他们见到我们,肯定也特别高兴。” 张兰转过头,笑着回应。 当车子快到贺家庄村时,远远地就看到路边的石头上坐着几位老人。 “看,老人们已经在等我们啦!” 小李指着前方说道。车子停下,志愿者们纷纷下车,将车上的年货搬下来。 “李大爷,我们来给您送年货啦!” 张兰笑着走向一位聋哑老人,用简单的手语比划着。 李大爷咧嘴笑了,露出所剩不多的牙齿,他紧紧握住张兰的手,嘴里发出含糊的声音,虽听不清话语,但那激动的神情溢于言表。 “王奶奶,这是新衣服,您试试合不合身。” 一位志愿者拿着衣服,递给王奶奶。 “哎呀,你们太有心了,每年都想着我这个老太婆。” 王奶奶接过衣服,眼中闪烁着泪花。 志愿者们陪着老人们聊天,帮他们打扫屋子。 “赵爷爷,您身体怎么样?” 万来胜关切地问道。 “好着呢,多亏了你们这些娃,经常来看我,我心里暖和。” 赵爷爷爽朗地笑着。 “爷爷,这是我写的福字,祝您新的一年福气满满!” 小男孩跑过来,将手中的福字递给赵爷爷。 “哈哈,这字写得真漂亮,娃真懂事!” 赵爷爷接过福字,爱不释手。 时间在温暖的氛围中悄然流逝,不知不觉已到午后。太阳渐渐西沉,志愿者们不得不返程了。 “奶奶,我们下次再来看您。” 志愿者们与老人们一一告别。老人们追着车子,不停地挥手,直到车子消失在视线中,仍久久不愿离去。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群志愿者用九年的坚守,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诠释得淋漓尽致。 他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用自己的行动,为这些特殊老人的生活带来了阳光和温暖。 他们的故事,就像冬日里的一把火,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也激励着更多的人加入到关爱特殊群体的行列中来,让这个社会充满爱与温情。天南地北大拜年戳这里,一起放烟花>耀州热门
2025年1月19日,耀州山区一群特殊的老人站在家门口盼望着,苴到那个
情感情松
2025-01-24 11:41:1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