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毛主席与夫人在杭州刘庄休假时与当地两位工作人员的合影,这张照片也是毛主席十分罕见的彩色照片! 1959年年底,扬州的一位普通理发师周福明被选中,成为毛主席的专职理发师。 从此,他用一把普通的剪刀陪伴毛主席度过了17年,亲眼见证了这位伟人生命中的点滴。 这个朴实的理发师,不仅为主席理发1800多次,还在主席生命的最后时光中,为他完成了最后的梳理,用一颗赤诚的心书写了无声的忠诚与感怀。 周福明原本只是扬州城内的一名普通手艺人,1959年,他因技艺精湛被推荐到北京,成为中南海的理发师。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能被选中为中央领导人服务,既是荣誉,也是责任。 但他并未因身份的转变而改变本心,他始终兢兢业业,用手艺体现对工作的尊重,用行动表达对领袖的敬意。 作为主席的专职理发师,周福明的职责不仅是为毛主席整理仪容,更要随时随地保持高度警惕,确保工具安全可靠。 他理发时,剪刀的每一次移动都必须小心翼翼,生怕因一丝疏忽伤害到主席。 理发完成后,他还要将使用过的工具统一登记、封存,确保一切无误。 毛主席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常常将理发视为片刻的轻松时光。 在这17年的相伴中,周福明与主席之间形成了深厚的默契。 他从不主动打扰主席,也从未因为工作性质特殊而向外人炫耀。他的低调与谨慎,使得毛主席对他倍加信任。 周福明不仅是一名理发师,更成为了毛主席身边值得信赖的工作人员。 在主席病重期间,他仍然坚持为主席整理发型,即便任务变得更加困难,他也从未抱怨。 毛主席的病情恶化后,身体逐渐僵硬,理发的过程尤为艰难,但周福明始终用最轻柔的动作完成工作,不让主席感受到一丝不适。 令周福明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在为毛主席修剪胡须时,他发现毛主席紧紧地抿着嘴,面部肌肉都绷了起来。 周福明灵机一动,出于工作需要,脱口而出:"主席,您放松一下。" 事后周福明回想起这一幕,还暗自后怕自己的"僭越"。 但毛主席非但没有丝毫不悦,反而更加赞赏周福明专注投入的工作态度。 事后,周福明才知道,之前为毛主席理发的师傅大多过于紧张,以至于连毛主席本人也跟着紧张起来。 而周福明却能全身心投入工作,一心一意为毛主席服务,让毛主席眼前一亮。 周福明告别了家乡,随毛主席来到北京。除了担任理发师,他还跟随警卫人员学习,成为毛主席身边的贴身卫士。 初到北京的周福明,对一切都感到新奇无比。 在伟大领袖身边工作,周福明深感使命光荣,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尽忠职守,竭诚服务,不辜负毛主席的信任和期望。 1965年,毛主席与夫人在杭州刘庄休假。这张罕见的彩色合影,记录下了毛主席和夫人与当地工作人员的珍贵瞬间。 镜头前,毛主席神采奕奕,笑容可掬。 站在毛主席身旁的,正是他的贴身理发师兼卫士周福明,以及护士许春华。 在毛主席身边工作的日子里,周福明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工作,处处为主席着想。 他观察入微,用心体贴,往往在毛主席开口之前,就已经把一切安排妥当。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与世长辞。在主席去世后,周福明向组织请求,履行一次最后的职责,为主席整理遗容,他的请求得到了批准。 当他走进主席的房间时,毛主席已经三个多月未能理发,头发略显凌乱。 周福明怀着无比沉重的心情,开始了这最后一次服务。 他轻轻地为主席梳理头发,小心地调整推子,不发出一丝多余的响动。 跪在地上为主席剃理后颈时,他感受到已然僵硬的身体,情绪再难平复。 完成理发后,他又为主席换上了新衣,并整理了遗容。这是他对主席最后的告别,也是一次深刻的怀念。 毛主席去世后,中央决定对他的遗体进行永久性保护,并建立了毛主席纪念堂。 周福明申请继续留在中南海工作,并被任命为丰泽园的“管家”。 尽管这份工作没有薪资,但他毫不在意。 他的最大心愿,就是能够为主席“守家”,守护这片主席生前工作和生活的地方。 每年的9月9日,周福明都会戴上毛主席像章,带上一束鲜花,静静来到主席的纪念堂前。 他从不间断,向主席“汇报”国家的变化,表达对主席的思念。 对于他而言,毛主席不仅是国家的领袖,更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陪伴者。 周福明将自己的一生都与主席的事业联系在一起,他在平凡中默默发光,尽管只是一个普通岗位,却以无比的忠诚和敬业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伟大。 今天,毛主席的名字早已载入史册,他的一生充满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而周福明虽然没有毛主席那样广为人知,却以另一种方式向我们传递了伟大背后的平凡力量。 他是毛主席生活的一部分,更是那个时代无数忠诚无私工作者的缩影。 历史没有忘记毛主席,历史也没有忘记那些默默为他服务的人。 周福明用自己的双手,见证并参与了一个伟人的晚年生活。而他的这份平凡的坚持,也值得被人们铭记和传扬。
1965年,毛主席与夫人在杭州刘庄休假时与当地两位工作人员的合影,这张照片也是毛
从南谈历史啊
2025-01-24 12:32:17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