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昌雨污分流工程启动至今,整整一年,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仿佛每天都在“施工大片”中穿梭。路面坑洼,扬尘满天,早晚高峰堵得让人怀疑人生。刚开始大家还有力气吐槽,后来只能默默接受,毕竟生活还得继续。
工程进度让人捉摸不透,但最近似乎有了点眉目。施工队忙得像打了鸡血,机器轰鸣不止,连夜赶工的场景逐渐增多。小区内的土坑也开始填平,主干道上的围挡也悄悄少了一些。“春节前能不能通畅?”成了街头巷尾的热议话题。有人对进度表示乐观,有人却觉得“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这项工程之所以备受关注,不仅因其对生活影响深远,还因为它是一场民生大考。人们对城市治理的期待,和对切实改善的焦虑,交织在一块儿。毕竟,谁不希望家门口的路能舒服点呢?特别是年底返乡潮将至,南昌能否顶住压力,给市民交出一份合格答卷?
说到底,大家要的不是一座“超级施工现场”,而是真正能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