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汉有两个儿子。他喜欢大儿子,不喜欢小儿子。 一般来说,两个儿子的家里父母都

只是爱读点书 2025-01-24 23:24:11

李老汉有两个儿子。他喜欢大儿子,不喜欢小儿子。 一般来说,两个儿子的家里父母都喜欢小的,因为小,所以受到的疼爱多一些。 可是李家不是,李家老大从小就聪明,小学,初中,高中都是第一,学校里发的奖状,贴满了家里的墙。虽然家中贫寒,但是那些奖状似乎是李老汉的门面。 老二就不一样了,从小就比较调皮,学习成绩更是一塌糊涂,李老汉经常因为二儿子的事情被请到学校,接受思想教育。有时候还会碰到教老大的老师,老师们对老大总是赞不绝口。 一边是批评,一边是表扬,每次去学校李老汉都觉得的很是滑稽。一边被人骂得像孙子一样,站在墙角,低着头,双手不安的不停揉搓着,时不时的还不忘陪着笑脸。 每次从学校回到家,老二都免不了一顿竹片炒肉。竹片是青竹切成了条,宽2公分,长75公分。因为多年的使用,已经变得油光发亮。而这光亮程度98%都得归功于老二的调皮捣蛋。 夜晚老二的惨叫会传遍整个村庄,响彻云霄。 初中还没毕业,老二就不上学了。 李老汉知道后,又是一顿打。 边打边骂,十分难听。 他问老二,你为什么就读不进去书呢? 老二说,爸,我不想你作难了,你自己供俺哥俺俩个读书,太难了。我想出去挣钱。 李老汉,抬了抬手里的竹片,又放下。看着老二被打的皮开肉绽的屁股,他内心复杂万千。 那年老二十五,读初三,老大,十七读高一。 李老汉买了两瓶好酒,一条好烟,带着老二拜了个木匠师傅,师傅看着老二机灵,就收下了。 老大依然在上学,成绩依然优秀。 老师们都说老大一定能考上一流的大学。 李老汉不明白,大学还分一流二流,估计老二上高中,只能考一个八流的大学。 果然,老大考到了上海一所名校,学的是建筑。 李老汉很是高兴,在村里摆了十几桌,请了舞狮,请了响器,放了好几挂万响的长鞭(炮)。 李老汉喝多了老汉做了一个梦,梦见了孩子们已经故去多年的母亲,他向她诉说过这十几年的思念和心事,这么多年,他总算是对得起她。 老二虽然上学不怎么样,但是木工学的很快,人机灵,又能吃苦,几年就出师了,接了不少活,收入也渐渐多了起来。 老李的担子确实轻了不少,毕竟现在只有老大需要管了。只是老大好很少和他交流,每次打电话都是要钱。 老大总说上海那边什么都贵,房子几万十几万一平方。 老李咂咂嘴,天爷爷,十几万买一个平方,人没了都躺不直。吃个饭上千。今年玉米1.4,得卖700多斤玉米才够一顿饭。 但是老李仍然觉得光荣,因为村里的人总是喜欢问他,老大今年回来不?老大现在在哪里上学啊?老大谈对象了吗? 老大是全村人学习的榜样,身为榜样他爹,老李高兴。 转眼几年,老大大学毕业,留在了上海,要买房子。老李问了房子总价,听了直摇头。 他把存折里的钱都取了出来,又从老二那里拿了一些都给了老大。 可是老大看到钱的时候,却说,这差的太远了。 老大买房的计划暂停了,老李又重新进了工地,他要给大儿子攒钱买房子。 老二最近几年渐渐好了起来,在工地上认识了很多人,很会来事,也舍得花钱,渐渐的开始接一点点小的工程。 收入也上了一个台阶。 他劝父亲,不要再干体力活了,父亲不听。 老李终于还是住院了,在工地搬砖的时候晕倒了。 老二到医院的时候,给老大打了个电话,老大说,他最近工作忙,回不去,让老二照顾好爹。 老二放下手里所有的事情,在医院陪护了十天。 还好的是没有什么大碍,医生说是老李劳累过度,注意休养。 同病房的人都说老李好福气,儿子这么孝顺。 可老李却不以为然,和病友们吹嘘着老大的事情,说老大从小学习有多好,奖状有多少,当年考上大学的时候乡里都来人了。 提起老大的时候老李总是眼睛放光。 只是没看到,老二为了照顾他,敖了几天通红的双眼。 (未完)

0 阅读:4
只是爱读点书

只是爱读点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