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都无法解释。”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来临前,安县桑枣中学校长叶志平不抓学习

阿离言娱乐说 2025-01-25 11:10:24

“科学都无法解释。”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来临前,安县桑枣中学校长叶志平不抓学习,每年都开展一到两次针对自然灾害的疏散演练,除此之外,他还先后两次向教育局申请资金,对学校年久失修的教学楼进行加固,这在当时被人们说成是“不务正业”。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的瞬间,整个四川省的天空几乎被撕裂,地面瞬间崩塌,成千上万的家庭陷入了无尽的悲痛。   然而,在这场席卷全国的大灾难中,竟然有一个地方,2300多名师生,几乎在一瞬间完成了疏散,成功脱险,没有一人伤亡,这个地方,正是位于四川安县的桑枣中学。   而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桑枣中学的校长——叶志平,在大多数人眼中,学校的任务就是教育孩子,关心成绩,提升升学率,然而,叶志平的关注点却完全不同。   对他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学生能考多少分,而是学生在灾难来临时能否安全逃生,他用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换来了96秒的生死决胜。   叶志平是一个平凡的校长,像全国无数学校的领导一样,他的工作本应是关注学生的成绩、教学质量和升学率。   然而,叶志平却有着不一样的思考方式,他不满足于仅仅关注课堂上的学习,他始终认为学校的首要任务,是保护学生的生命安全。   自从他接管桑枣中学以来,他便开始了不同于常规校长的工作,他走遍每一栋教学楼,检查每一个角落,确保建筑物的安全。   与此同时,叶志平还定期组织学校进行逃生演练,他不止一次地向教师和家长们强调,学习不能只局限在课本里,安全教育同样不可忽视。   很多人曾疑惑,叶校长到底在坚持什么?为什么每年都要组织这种看似“无用”的活动?可当灾难真的来临时,所有的怀疑都被彻底打破。   汶川地震发生时,桑枣中学的师生们并没有惊慌失措,相反,他们凭借着平时无数次演练积累的经验,在96秒之内,全部安全撤离到了操场。   这个时间,几乎成为了全校师生生命的分界线——在这96秒里,他们成功与死神擦肩而过。   对于任何人来说,96秒似乎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时刻,可是对于那些亲身经历过汶川地震的人来说,这96秒便是生死抉择的关键。   当地震发生的瞬间,学校的教学楼开始剧烈摇晃,地面开始震动,楼顶的瓦片掉落,墙壁裂开。   就在这样危急的时刻,学生们凭借着多次的演练,撤离出教室。   与此同时,所有的教师和工作人员也没有出现混乱,反而配合得默契,确保了每一个学生的安全。   令人惊讶的是,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中,桑枣中学的所有师生不仅成功逃生,甚至没有一人受伤。   而这一切的背后,是叶志平多年来的坚持和努力,是他不惜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组织和安排这些看似枯燥的演练。   所有的学生都能在地震发生时迅速做出反应,是因为他们早已将这些动作深深刻在了脑海里,成为了他们的一部分。   在灾难发生之前,叶志平的做法曾经遭遇过不少质疑和反对,许多家长和教师都认为,校长这么注重建筑安全和地震演练,根本就是不务正业。   但叶志平从不为这些质疑所动,他始终认为,真正的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学到知识,更多的是要教会他们如何应对突发的危险。   真正的教育者,应该把学生的安全放在第一位,教学成绩固然重要,但学生的生命安全更为重要。   为了让学生们在灾难中能做出迅速反应,他一次又一次地组织演练,亲自检查教学楼的安全隐患,他的努力换来了这场生死逃亡中的无一人伤亡。   在灾后的日子里,叶志平没有停歇,他用实际行动守护着每一个学生,确保他们的学习不受灾难影响。   叶志平没有被自己曾经的质疑所困扰,也没有为即将到来的荣誉所动摇,他依然坚守着自己最初的初心,默默奉献。   2011年,叶志平突发疾病离世,享年57岁,叶志平的去世让所有曾经受过他影响的人感到惋惜,尽管他离开了这个世界,但他的教育理念、他的精神却永远流传在每一个教育者心中。   我认为,叶志平校长的故事真的很让人感动,他用自己的坚持和眼光远远超过了很多人的理解,在大多数人关注成绩和升学率的时候,叶校长把学生的安全放在了首位。   很多人可能觉得他每年搞演练是多此一举,可是当地震真的发生时,正是这些演练救了学生们一命。   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教育不仅仅是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如何应对生活中的危机,即使面临质疑,叶校长也没有动摇,他坚持自己的信念,最终不仅保护了无数学生的生命,还让我们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教育者。   虽然他已经离世,但他的精神和理念依然影响着我们,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信息来源:光明日报2011年6月30日——《告别“最牛校长”叶志平》)    

0 阅读:0
阿离言娱乐说

阿离言娱乐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