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56年1月,唐玄宗下令斩杀大将封常清。临刑前,封常清长叹一声说道:“我原本不

一更历史吖 2025-01-25 17:19:49

在756年1月,唐玄宗下令斩杀大将封常清。临刑前,封常清长叹一声说道:“我原本不愿死,但不忍心让国家名节受到玷污,若是屈辱地死在敌人手中,平白无功,如今死了也无憾。”说罢,他被斩首,与此同时,高仙芝也被同日处决。 封常清,蒲州猗氏县人,幼年随外祖父生活,外祖父因罪被流放至安西,封常清也随他而去。直到三十多岁,封常清投身安西四镇节度使夫蒙灵察麾下,起初只是一个普通士兵。封常清很早便仰慕高仙芝,见他随行有三十多名侍从,又屡次出战有功,于是投书请求成为高仙芝的随从。然而高仙芝因封常清相貌丑陋多次拒绝,但封常清不气馁,每日站在门口恳求,最终才被收为随从。 一次,高仙芝出征平叛,封常清暗中拟写捷报并提出战略建议,结果高仙芝依计而行,赢得了胜利。回营后,战报令同僚赞叹,封常清渐渐为人所知。随即,他因击败达奚而被任命为叠州戍主。747年,高仙芝升任安西四镇节度使,封常清因有战功被任命为朝议大夫,专责四镇的粮草和屯田事务。 753年,封常清率唐军征伐大勃律国,在斥候段秀实的建议下成功识破敌军伏兵,大败敌军,迫使大勃律国归降。此后,封常清逐渐在朝中建立声望。 755年11月,安禄山起兵叛乱,唐玄宗召封常清入朝商议对策。封常清主动请缨,决定亲赴东都洛阳招募军士。他迅速招募到六万士兵,但这些士兵多是市井之徒,作战能力差。12月,封常清在汜水遭遇惨败,安禄山攻破洛阳,封常清率余部退守至陕郡。 在陕郡,封常清与高仙芝会合,封常清建议两人一起防守潼关,防止安禄山继续南进。高仙芝同意了这一建议,二人联手撤退。唐玄宗得知封常清失败后,削去他的职务,命他在高仙芝军中戴罪立功。然而,监军太监边令诚却向唐玄宗举报称封常清动摇军心,并指责高仙芝私自克扣粮饷与赏赐。唐玄宗大怒,派遣边令诚亲自带队前往潼关处决两位将领。 756年1月24日,边令诚到达潼关,先将封常清召来处斩。封常清临终时写下请罪书,交给边令诚。不久后,高仙芝回到潼关,得知封常清已死,他悲痛欲绝,称:“你是我提拔的,现在却陪我一起死,难道真的是命运的安排?”说罢,他也被斩首。封常清与高仙芝双双冤死。 封常清与高仙芝死后,唐玄宗任命病中的哥舒翰镇守潼关,但半年后,唐玄宗未听从哥舒翰的建议,强令他出兵迎战,结果哥舒翰大败,潼关失守,安禄山生擒了哥舒翰,唐玄宗最终仓皇出逃。

0 阅读:4
一更历史吖

一更历史吖

看历史,阅人物,品人生!欢迎关注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