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雪了,躲在温暖的被窝,听到鸟的鸣叫,很婉转,肯定没有江门新会鸟的天堂那么多,也没有深圳东湖公园那个湖心小岛上鸟那么多。想起坐火车来河南山东的路上,树木光秃秃的,但在高高的地方有鸟窝,整体看起来像美女的胴体婀娜多姿。 鸟喜欢温暖的地方,所有迁徙,像人类的迁徙,所不同的是,人的迁徙是为了生存需要,一旦迁徙到某地,繁衍生息。鸟类的迁徙不一样,来年还会再来,就像中国人的春节回老家一样。 但是有些鸟类就不迁徙,其中之一是麻雀,我小时候见过最多的就是麻雀,小时候读书,书中说麻雀是坏鸟,就是吃庄稼,在物质贫乏的年代,都不喜欢鸟类和人争食,在今天社会看法早就不一样了,鸟类很容易满足,自己打窝,当年山东鲁西南平原农村都把红薯秧搭在树上,冬天那就是麻雀的天然家园。人不一样,即使在物质丰富的情况下,人还吃人,比如翟欣欣之类。 历史非常残酷,多次出现易子而食,在极度饥饿的情况下,自己的孩子不忍心吃,就易子而食。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凛冽的寒风中去上学,偶尔在路边的麦秸垛下面看到被抛弃的婴儿,当时觉得是养不起才抛弃婴儿,这个时代回首,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抛弃婴儿更多是计划生育的原因,生了女孩觉得不能传宗接代,又面临巨额罚款和结扎带环等酷刑,回想起来,真的是非人时期…… 我亲眼看见,我的叔叔被强行带去结扎,长大后,稍懂医学,才知道是割开男人的蛋蛋,把输精管系一个死结,很多年轻力壮的男人之后就腰疼,不能干重活,就有男性肾病。 女人带环也有坏处,小时候我听说那个环和肉现在一起,导致经常出血。人口学家马寅初首先提出计划生育的建议,是在物质匮乏的年代(现在说三年自然灾害还是敏感词,不能说是人为的),但是最终谁拍板了计划生育成为国策了?就像上个世纪十年,是四人帮,但是谁是最终决策者呢?(我预计这个小文发表在头条,再一次面临被禁言),四人帮是谁拿的提拔培养的呢? 当时决策者的一个错误逻辑在于,只有这一块蛋糕,人多了只能说越分越少,但是忽略了人是创造财富的本质所在。人一旦处在高位,脱离人民群众,容易做出影响几代人的错误决策,俄罗斯的总统不就是这样吗? 从这个方面来说,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不失为一个最不坏的选择,因为有制约,所以不敢放纵,就像一个家庭,夫妻之间互相制约一下比较好,男人都希望三妻四妾,后宫佳丽三千,女人也喜欢帅哥猛男,古代皇帝绝大多数短命,那个时代,女人的命运不见得比男人好,为了争得皇后贵妃之位,勾心斗角,互相算计,杜牧的阿房宫赋,写宫女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唐代诗人元稹写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说过,没有经过审视的生活,就不值得过。人要不断的反思自己,吾日三省吾身,也要反思历史,当年明月也说过,我们从历史上得到的唯一教训是,我们从来没有得到过教训。应该说,我们从历史上得到教训,也在改正改善(improve,programs),这是非常正能量的词。 还是说回鸟类吧,这个话题比较安全无虞,毕竟孔子在《春秋》里写的是弑君立位者太多太多,我比较喜欢麻雀,毕竟小时候接触比较多,麻雀也是急性子,喜欢自由,如果关在笼子里三天基本必死无疑。这方面来说,和大部分女人的性格相反,女人喜欢安全,喜欢有物质保证的安全,哪怕牺牲自由也要保证物质和财富的安全,女人看似短浅,其实是为了后代更长远的考虑,财富自由又单身的女人不在此列。
下雪了,躲在温暖的被窝,听到鸟的鸣叫,很婉转,肯定没有江门新会鸟的天堂那么多,也
恨瑶元好的
2025-01-26 10:06:4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