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电影我才懂为什么她们在颁奖季颗粒无收西班牙导演PedroAlmodóv

福韦评娱综 2025-01-26 11:54:42

看完电影我才懂为什么她们在颁奖季颗粒无收

西班牙导演Pedro Almodóvar执导的《隔壁的房间》曾被认为是颁奖季最强有力的竞争者,然而,除了在威尼斯电影节首映后斩获了“金狮奖”外,其余奖项颗粒无收。这部由Tilda Swinton与Julianne Moore共同担任双女主的电影似乎并没有为她们带来任何奖项“甜头”,尽管在电影宣传阶段,人们对于这两位影后之间的化学反应倍感兴奋。

《隔壁的房间》似乎延续了Pedro擅长的色彩语言,双女主之间流动的情绪变化。镜头语言先于对话和演技成为Pedro的特色,他的电影脱离了传统电影的镜头为文本和角色服务,而是以一种艺术形式,使得电影画面作为主导,演员的行动、对话皆服务于画面。这种类型的电影缺少了故事性,却也使得导演的思想变得更加清晰,贯穿始终。

玛莎(Tilda Swinton饰)是一个身患癌症的病人,她的好友英格丽德(Julianne Moore饰)偶然得知了这一消息,尽管她们已有数年没有见面和联系。初见时,她们都穿着亮丽的衣服,谈话间好像一切都还有希望,而随着玛莎的病情加重,她们的衣服颜色首先发生变化,到最后,英格丽德穿上绿色毛衣,遇见了穿红色衣服的玛莎的女儿。生命的希望与湮灭就如同色彩一样,可以饱满,也可以褪去。玛莎不愿意接受无法控制身体的自己,她做出选择,而她希望英格丽德陪伴她,就待在她隔壁的房间。

玛莎与英格丽德是两张“模糊的面孔”,Pedro无意或刻意,没有花太多时间去塑造这两个人物形象,观众对她们的故事知之甚少,她们不常流露情绪,更妄想知道她们是怎么样的人。这也是Swinton和Moore不可能在这个颁奖季拿“最佳女主角”的原因,没有角色的成立,何来最佳主角?她们像是二次平面的两条函数曲线,平行、相交、又分离,最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她们甚至不是多么要好的朋友,反而像是世界末日前抓住一丝相似性便享受结伴而行的陌生人。

这部电影没有故事的跌宕,它以最平淡的方式说——请过好生活,正视生命。《隔壁的房间》的艺术价值超过了它的电影载体,如果你没有看过Pedro的电影,不妨从这部开始,如果你曾看过并喜欢Pedro的电影,那这部你一定也会很爱。

拯救剧荒

0 阅读:0
福韦评娱综

福韦评娱综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