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4月,抗日战争前夕,陈毅在梅岭斋坑召开兵运工作会议,研究瓦解敌军的策略。然而,参会的地下党员陈宏(又名陈海)在返回途中被捕,因不堪酷刑叛变,供出了陈毅等领导人的信息,以及红军游击队在大余城的地下交通站。
国民党得知后,设计了一个诱捕计划,让陈宏写信给陈毅,称中央派人到大余城南饭店会面。陈毅收到信后,虽觉可疑,但决定亲自探查。他带着梅山区委书记黄占龙来到大余县城,先到陈宏家探听消息。陈宏的妻子正在洗衣服,陈毅上前讨水喝并询问陈宏的去向,陈宏的妻子用方言回答“他去团部了”,但陈毅误听为“糖铺”。
陈毅和黄占龙前往糖铺,发现门前有国民党士兵,意识到情况不妙,立即躲进附近茶馆。此时,糖铺的负责人黄亚光也已叛变,老曾告诉陈毅陈宏和黄亚光都已投敌。陈毅一行人从小路撤离大余城,回到梅山驻地。
刚到梅山脚下,陈毅又撞上一队国民党士兵,他迅速躲进草丛,直到敌人撤退。敌人在梅山脚下搜山并放火烧山,但一场大雨浇灭了火势,敌人最终无功而返。陈毅因一句方言误听,意外发现了敌人的阴谋,从而化险为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