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9年,崖山海战后,丞相陆秀夫背起小皇帝赵昺,走至海边,悲声问道:“国已不保,大宋已灭,陛下理应为国殉身,你愿与我一起投海保全名节吗?”赵昺吓得大哭,答道:“虽年幼,我亦不愿苟活!”陆秀夫轻抚赵昺的头,又对家人说道:“你们先走,我随后便来。”话音刚落,陆秀夫持剑催促妻子投海自尽。接着,他将赵昺和传国玉玺绑在腰间,含泪对他说:“德祐皇帝被掳北上,已使我宋蒙大耻,陛下不可重蹈覆辙。”说完,陆秀夫纵身一跃,君臣二人瞬间消失于波涛之中。听闻此事的十万军民,纷纷投入大海殉国。 赵昺是宋度宗赵禥的第三子,1271年出生于临安。那年,忽必烈建立元朝,赵昺一生注定充满悲剧。1275年,赵禥死于酒色,留下三个年幼的儿子。赵显被立为帝,改元德祐,赵昺年仅四岁。1276年,元军逼近临安,太后谢道清不得已投降元朝,杨淑妃和陆秀夫带赵昺逃往福州,立赵昺为卫王。 元军紧追不舍,陆秀夫再次带着赵昺南逃至广东。途中,赵昰病重,终因水土不服和元军追击,于1278年病死,年仅十岁。赵昰之死,令群臣心灰意冷。陆秀夫却坚定地说:“宋度宗尚有一子在,若我们有心复国,何必弃之不顾?百官尚在,军队尚在,上天若不欲灭宋,岂能不能振兴?”群臣于是同意立赵昺为帝,赵昺继位后,陆秀夫被任命为丞相。 1279年2月,元军张弘范率大军逼近崖山。张世杰带领宋军在此驻守,严阵以待。张弘范施放火攻,但由于宋军船只用湿泥覆盖,火攻未能奏效。随后的战斗中,宋军水源被断,士兵饥渴难耐。尽管张弘范曾劝降,张世杰坚决拒绝。 3月19日,张弘范发动四路进攻,双方从中午战至傍晚。宋军兵力悬殊,最终败北。张世杰急令派出小船接赵昺准备突围。但陆秀夫疑心突围可能失败,拒绝上船。绝望中,陆秀夫回到自己的船上,挥剑自杀,妻子随之跳海。陆秀夫背起赵昺,绑上国玺,泪眼婆娑地说:“国事至此,陛下应为国殉身,勿再辱先帝!”说完,背起赵昺跃入茫茫大海,君臣二人沉没无踪,随船的军民也纷纷跳海殉国。 这一消息传到杨淑妃耳中,她痛哭道:“我忍辱至此,原为赵氏一脉祭祀,今日已到尽头,命运无常,夫何言?”她随后也投海自尽。 张世杰得知陆秀夫背赵昺投海的消息后,深感悲痛。部下劝他暂时上岸再图对策,但他已经绝望,表示:“事已至此,何必再图他计?”最终,他也纵身投入大海,与所有将士共赴黄泉。 这一刻,象征着大宋王朝最后的尊严与忠诚,随着君臣的英勇殉国,一同沉入大海,永远消失在历史的波涛中。
1279年,崖山海战后,丞相陆秀夫背起小皇帝赵昺,走至海边,悲声问道:“国已不保
有范又有料啊
2025-01-26 15:51:31
0
阅读: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