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甘肃高考生胡明源整天不上课,翻墙上网打游戏,但他高考却以690分的成

文晓小书生 2025-01-26 17:57:32

2016年,甘肃高考生胡明源整天不上课,翻墙上网打游戏,但他高考却以690分的成绩上了北大,不过,父亲却一直质疑他:“你语文才108分?”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16年,甘肃省的高考成绩一公布,胡明源的名字瞬间引起了全校的轰动,他以690分的成绩,考入了北京大学。   这份成绩单,不仅让他自己感到震惊,也让所有认识他的人大跌眼镜。   因为,在大家眼里,胡明源可不是什么“模范生”。他平时上课不认真,常常在课堂上开小差,甚至有时翻墙跑出去玩游戏,那时候,谁也不会认为他能考上这样一所顶尖学府。   胡明源的学习习惯,简直可以用“另类”来形容,每天其他学生都在拼命刷题,参加补习班,而胡明源却在游戏世界里徜徉。   课堂上,他经常在偷偷玩手机,听老师讲课的时候,眼神却早就飘到了外面的虚拟世界。他并不追求成绩上的高分,而是喜欢通过游戏来放松自己、发泄压力。   直到高考前的那一晚,胡明源还在通宵打游戏,完全没有“紧张复习”的感觉。   令人震惊的是,第二天他走进考场,依然能够心如止水,稳定地应对每一科的考题。   胡明源并没有像许多人想象的那样,在游戏中迷失,而是能够在游戏与学习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他并没有放弃对知识的追求,而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去调整学习状态。   他的父母对于这种学习方式,态度各不相同。父亲胡先生对儿子的教育一直非常严格,认为孩子必须要勤奋学习,才能取得好的成绩。   在他看来,胡明源总是沉迷于游戏,疏于学习,成绩不过关,特别是语文这一科。   每次看到胡明源的语文成绩,父亲都眉头紧锁,直言不讳:“你语文才108分?怎么能考北大?”他的父亲非常看重语文成绩,认为这是基础学科,决定了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   不过,母亲则持不同的看法,她认为胡明源能够平衡自己的兴趣和学习,是一种难得的自律表现。   虽然她也不支持胡明源过度沉迷于游戏,但她相信,儿子有着自己独特的节奏和方式,并且每个人的成功之路都不尽相同。   她常常对胡明源说:“你自己知道怎么做最好,别让别人影响你的节奏。”   胡明源的这份自信与坚持,最终帮助他成功突破了语文这一瓶颈。虽然语文分数并不高,但他在其他科目上发挥得淋漓尽致,尤其是数学和英语,这两门科目的高分为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他的英语成绩几乎达到了满分,数学成绩也十分突出,这两门科目几乎成了他高考成功的“救命稻草”。   很多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胡明源能在游戏中保持自控,而在考试时却能够展现出如此强大的专注力?   其实,背后有着他自己的秘密武器“游戏也能锻炼专注力”,胡明源常常玩的是需要高度集中精神的竞技类游戏,这种游戏往往要求玩家在短时间内作出判断、做出反应,这种训练提升了他的快速反应能力和高度集中的能力。   正是这些能力,帮助他在高考这样一个复杂的考试环境中,保持冷静和高效。   不过,胡明源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他并不是一开始就能轻松地在游戏和学习之间找到平衡。   最初,胡明源在高一高二时也曾因为游戏而成绩下滑,甚至一度让父母大为焦虑,父亲更是多次批评他,认为他根本没有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胡明源并没有因此而退缩,而是逐渐意识到,只有在游戏和学习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才能够真正发挥出自己的潜力。   高三时,胡明源调整了自己的学习方式。他不再像以前那样一味地沉迷游戏,而是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了合理的学习计划和游戏时间表。   他每天固定的时间学习,剩余的时间则用来玩游戏。每次考试前,他会全力以赴地复习,临近考试时,也不再轻松对待。   而当高考来临时,他早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并且能够在考场上发挥出色。   最终,胡明源以690分的高分进入了北大。他不仅打破了传统教育模式的框架,还证明了偏科并非不可逾越的障碍。   虽然语文成绩相对较低,但他凭借其他科目的优势,成功赢得了北大的青睐。   胡明源的事件,打破了许多人对“成功”这一标准化路径的固有认知,他的父亲虽然仍然质疑他的语文成绩,但最终也不得不承认,儿子以自己的方式走出了最适合自己的成功之路。   每个人的成功之路都是独特的,不能简单地以传统的方式来衡量。重要的是,找到自己适合的学习方法,并坚持下去。   通过胡明源的经历,我们看到了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重要性,也看到了一个人如何在面对外界质疑时,坚持自己的选择,最终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一个字,这就是天才的化身吗?   信息来源:西部商报2016年6月23日 关于“甘肃高考理科状元:从年级百名逆袭第一”的报道

0 阅读:2
文晓小书生

文晓小书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