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3月,白崇禧得知宋希濂不向他请示,指挥两个军向宜昌前进后,非常震怒地打

蜀山史道 2025-01-26 23:33:54

1949年3月,白崇禧得知宋希濂不向他请示,指挥两个军向宜昌前进后,非常震怒地打电话质问。 宋希濂说:“根据宜昌六十师师长易瑾的电报,当阳有共军先头部队约七千人正向宜昌前进,孙震已率其公署人员退往巴东等地,并下令要易瑾破坏宜昌电灯厂,易瑾问我应如何应付,我已复电叫他沉着固守,立即派兵增援,电灯厂不要破坏。” 白崇禧说:“事先怎么不向我报告?” 宋希濂说:“宜昌是川东的门户,是鄂西部队的粮草补给的基地,宜昌若失守,对本兵团影响甚大,所以我派兵前往支援。” 白崇禧说:“襄阳、荆门一带,并无共军大部队集结情形,依情况判断,当阳的共军只不过是一些土八路,顶多两、三千人,不会有六、七千人,就算有七千人,六十师一个师在宜昌,足够应付,?你不必派兵前往。” 宋希濂说:“我希望总可令的判断是正确的。但万一宜昌竟为共军所占,一方面就会迅速渡江截断我兵团的退路,另一方面让四川运来粮食线路被截断,如果这样,问题是很}严重的。” 白崇禧很不高兴,以命令的口气说:?"一切我负责任,你按照我的指示,不必派兵前往。” 宋希濂说:?"?我们再研究一下。” 打完电话后,宋希濂考虑再三,决定不听白崇禧那一套,命令部队分两路昼夜向宜昌前进,同时叫第二军第九师留下一个战斗力较强的师,随宋希濂同行。白崇禧得知宋希濂不听他的命令,指挥第二军、第十五军主力继续向宜昌前进,气得发抖,一天之内打了三次电话,宋希濂都不再去接,而是让参谋长罗开甲负责周旋。 深夜时分,白崇禧再次打来电话,询问宋希濂去哪里了,罗开甲说:“宋长官随一线部队出发了,我也联系不上。” 白崇禧听了暴跳如雷,大声对罗开甲说:“?我叫宋司令官不要派兵去宜昌,为什么不听话呢?” 罗开甲再三解释,白崇禧仍然很生气,叫罗开甲派汽年去追宋希濂,并传达命令让部队开回来。其实这晚,宋希濂一直和罗开甲在一起。 到了第二天一大早,宋希濂叫第九师的先头团登上一艘兵舰和另一只火轮,装载完毕后,宋希濂和第二军军长陈克非登上兵舰向宜昌方向开去。途中,路过枝江时,宋希濂和陈克非带人上岸去看王凌云,不料王凌云竟误以为宋希濂和陈克非是带人来抓他的,居然仓惶从司令部后门溜走了,之后一直溜到重庆。宋希濂等人到处找王凌云找不着,只得怅然上船西行,于当日傍晚到达宜昌。 王凌云是第十三绥靖区司令官,他率部从南阳南撤后归宋希濂指挥,到江陵、沙市时,宋希濂和王凌云商定将能作战的部队第二、?第十五这个两个军留在江北,其余战斗力差的部队,移驻江南,由王凌云负责整训。由于王凌云部战斗力最强的两个军被宋希濂所控制,这让他心怀不满,加上他又听闻南京国防部要追究他撤逃南阳的责任,因此在误会之下逃走了。 在宋希濂和陈克非先头到了宜昌的两天后,第二军、第十五军的大部分也抵达宜昌外围。到宜昌后,宋希濂派人去请川鄂边区绥靖公署主任孙震返回宜昌,不料孙震成惊弓之鸟,不仅不回来,反而继续撤逃到了万县。 宋希濂只得将经过详细情形电报南京国防部,不久,南京国防部发表宋希濂为“湘鄂边区绥靖司令官”,并指定司令部驻宜昌,孙震改任重庆绥靖公署副主任兼川东绥靖司令。 白崇禧为什么极力阻止宋希濂的部队开往宜昌呢?原来,自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下野,李宗仁成为代总统后,桂系的如意算盘是:希望至少能保有两广及西南地盘。桂系早就派了代表到四川、云南等地积极活动,拉拢地方军阀势力。同时,白崇禧迫不及待地向南京国防部提出新编组一个军,以他的心腹赵援担任军长。赵援是四川人,活动能力很强,白崇禧要赵援到宜昌来,原想让他负责拉拢孙震及四川的一一些军阀,同时扼住宜昌这个咽喉,以阻止 宋希濂的兵团背靠四川。 当赵援124军军长的任命令刚一发表,宋希濂马上写了一封亲笔信派专人送交驻守宜昌的六十师师长易瑾,嘱他小心应付,尤其要能确实掌握部队,不要给赵援以可乘之隙。易瑾跟随宋希濂近二十年,属于绝对的心腹。 宋希濂违抗白崇禧的命令,强行率部控制宜昌,白崇禧肯定不会善罢甘休的。就在宋希濂到宜昌不到半个月,白崇禧派了一个(二十余人)的情报组到宜昌来,专门搜集宋希濂部的情况并进行拉拢离间活动,但都被宋希濂发觉,派人加以制止。 5月初,白崇禧更为凶狠地一着又拿出来了,他以华中军政长官的名义接连发命令电调宋希濂所指挥的第二军开到长沙去。 当时,宋希濂所指挥的部队,虽有六个军的番号,但大都是拼凑或新编的部队,战斗力不强,只有第二军战斗力较强,齐装满员,属于宋希濂集团的骨干部队。白崇禧点名调动第二军去长沙,就是对宋希濂实行釜底抽薪的办法。 宋希濂和第二军军长陈克非商议后,认为白崇禧毕竟是华中军政长官,直接拒绝说不过去,于是决定采取敷衍的方式,让陈克非率部缓慢行军,在行到一半时找个借口再撤回来。就这样,解放大军已经横渡长江,解放南京了,而华中的国民党军还在内耗,将帅如此不和,焉能取胜!

0 阅读: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