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江苏省军区副司令去上海看病,在一家食堂吃饭。服务员看副司令穿着破衣服,嘲笑道:“衣服这么烂,该送到博物馆了!”副司令也不生气,只是微微一笑,对服务员说:“我女装都穿过……” 童炎生10岁时便失去了双亲,他依靠做些零工谋生。 1930年,年仅19岁的童炎生加入了中国工农红军。 1932年1,国民党军队发动了规模庞大的“围剿战争”。 此次“围剿”调动了国民党军队12万兵力,分东南、东北和西南三路包围了红军的阵地。 童炎生担任着红军的一名班长。 他所在的红军营团不幸被国民党军队包围。 在敌人猛烈的进攻下,童炎生和战友们依靠坚守山头阵地,顽强抵抗。 即便敌人的兵力远超自己,红军依然迎击敌军五次冲锋。 由于人数悬殊,红军的损失也异常惨重,营内的士兵只剩下不到百人。 眼见全营被围困在敌人重兵把守的包围圈内,营长决定成立敢死队。 童炎生毫不犹豫地加入了这支敢死队,和另外17名骨干战士一道。 他们收集了全营剩余的手榴弹,并从敌人尸体上夺取了一些弹药。 敢死队悄悄地向敌军阵营靠近,隐蔽在距离敌人不到20米的灌木丛中。 随着指挥员的一声令下,他们猛然发动攻击,用手榴弹摧毁了敌人的机枪火力点。 趁敌人猝不及防,敢死队突破敌军阵地。 然而,敌人很快做出反应,在这场火力对峙中,童炎生不幸被炸伤,左腿遭到重创。 但由于战场形势紧迫,他强忍剧痛,继续带领敢死队推进。 在暂时摆脱敌军的追击后,童炎生的伤口开始恶化,由于缺乏专业治疗,他的伤口化脓并逐渐向大腿扩散。 医生建议截肢,但童炎生坚决拒绝了这一提议。 他用火烧热的剪刀将腐肉剪掉,忍受着极度的痛苦,并敷上草药进行自我治疗。 伤口最终有所好转,不过他的左腿从此留下了明显的残疾。 他在随后的战斗中,屡屡冲锋在前。 1934年,在红军第六军团西征期间,童炎生所在的红军团被敌军围困,情况异常危急。 在左侧是悬崖,右侧是冲沟的困境下,他果断决定带领部队攀登悬崖,最终成功突破了敌人的包围。 这次攀爬使得他伤口再次加重。 到了1935年,童炎生带领一支“敌后挺进大队”,继续执行补给任务。 不幸的是,他们再度被敌人包围。童炎生在带领队员突围时,再次中弹,左腿伤口第三次受到重创。 由于任务紧急,他拖着流血不止的伤腿,连夜奔走了七八十里的山路,才得以回到红军驻地接受治疗。 在此期间,他也遇到了自己的伴侣。 徐敏出生于书香门第,外貌出众。 抗日战争爆发后,她毅然投身新四军。 她在1942年冬季精兵简政时不仅没有被淘汰,反而被派往战斗第一线,成为2旅4团供给处的一员。 随着部队开赴江南,徐敏随军进行急行军,白天隐藏,夜晚跋涉。 在一次行动中,部队遇到敌军的炮楼路。 徐敏和其他战士默默通过,却听到一声熟悉的呼喊,指引她顺利通过险境。 这是她第一次和4团政治处主任童炎生说话。 童炎生每到宿营地,总是最先检查各营连的情况。 徐敏逐渐被童炎生的责任感吸引。 两人之间的感情悄然升温,很快,部队的指挥官便注意到他们的关系,并默许了这段情感。 经过长途跋涉,部队终于到达丹阳。 童炎生向政委刘培善递交了结婚申请书,两人便正式结为夫妻。 1944年,童炎生参与了新四军与敌人的战斗,虽然在一场行动中右手被速爆手雷炸伤,五根手指几乎被炸断。 经过截肢手术后,童炎生不久便重新拿起了左手训练,继续参与抗敌任务。 建国后,他拒绝了国家的特殊照顾,自己种菜、养鸡。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里,国家为老战士提供了一些优待政策,然而童炎生却一再婉拒。 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他甚至将自己的炊事员送回。 他所种植的蔬菜和养殖的家禽,大部分都分给了需要的人。 进入1980年代,中国社会经济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物资逐渐丰富。 童炎生因病前往上海就医,住进了延安饭店 一天,他在饭店的干部食堂用餐时,不小心撕破了自己那件已经缝补了多次的衬衫,周围的人对此感到惊讶,甚至有些人不禁发笑。 童炎生轻描淡写地表示,他早年在红军时期穿过的衣服并不比这件破衬衫好。 参考文献:[1]杨静.独臂将军童炎生:“脑壳上要刻着三个字——当模范”[J].铁军,2018,0(5):31-33
1980年,江苏省军区副司令去上海看病,在一家食堂吃饭。服务员看副司令穿着破衣服
婵媛素影幽
2025-01-27 00:02:25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