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都这样了,还不赶紧抢救!这检查那检查,等我爸死了你们也没查出个结果!”医

翀水流年长 2025-01-27 02:15:10

“我爸都这样了,还不赶紧抢救!这检查那检查,等我爸死了你们也没查出个结果!” 医院里,一名男子咆哮着说,声音中带着哭腔。在他看来医院的操作耽误了他父亲的抢救时间,医院要为他父亲的去世负责。 医院急诊室,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氛。一名中年男子冲着医生大喊:“我爸都这样了,还不赶紧抢救!这检查那检查,等我爸死了你们也没查出个结果!”男子的声音颤抖,既是愤怒,也是悲痛。医生一边安抚他,一边继续手中的操作。 原来,男子的父亲突然晕倒,被送到急诊时意识已经模糊。医生评估后,立即启动一系列检查和急救流程,但家属却误以为这些“繁琐”的操作是在浪费时间。 很多人和这位男子一样,觉得救人时应该直接“抢救”,比如电击、输液,而不是浪费时间“搞检查”。但事实是,医疗抢救需要“对症下药”。不同的急症,治疗方法可能完全相反。 以急性意识丧失为例,它的原因可能是心源性(比如心梗)、脑源性(比如脑卒中),也可能是代谢紊乱(如低血糖)。医生必须通过检查明确病因,才能采取正确的治疗手段。盲目抢救不仅可能无效,甚至会加重病情。 在医生的努力下,男子父亲的病因被查明——是急性脑卒中引发的意识丧失。医生启动了溶栓治疗,但遗憾的是,由于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效果有限。 根据研究,急性脑卒中的黄金治疗时间只有 4.5小时。在此时间内,通过溶栓或介入手术可以有效恢复脑血流,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然而,这一过程中检查(如头颅CT或MRI)是不可或缺的。 它可以帮助区分脑梗死与脑出血。如果不做检查贸然使用溶栓药物,可能导致脑出血加重,危及生命。 一项发表在《中华神经科杂志》的研究显示,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中,有75%以上在治疗后神经功能得到明显改善,而治疗延迟每增加1小时,成功率就下降约6%。 为什么“多余”的检查其实很必要? 医学讲究“证据为先”。对急症患者的检查不仅仅是为了“明确病因”,更是为了确保后续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例如,在疑似心梗的患者中,心电图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是否需要立即行PCI(冠脉介入治疗)。如果心电图显示不是心梗,却贸然使用支架或其他介入操作,可能带来严重的医疗风险。 类似的,在脑卒中的抢救中,影像学检查同样至关重要。脑梗死和脑出血的治疗原则完全不同,溶栓只适用于脑梗死,而脑出血则需要降颅压或手术干预。没有检查就治疗,就像在黑暗中摸索,结果很可能是“误打误撞”。 医生的工作流程对普通人来说可能是陌生的,很多人误解为“拖延”。但其实,这些流程经过严格设计,旨在最大限度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沟通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医生需要用更通俗的语言向家属解释抢救步骤,让他们知道每一项检查的意义和必要性。而家属也应理解,医生的“慢”是为了更快地找到正确的方向。 虽然男子的父亲最终未能挽回,但这个故事给我们一个重要的提醒:医学是科学,更是艺术。抢救生命的过程需要耐心与信任,只有医患双方共同努力,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成功率。 参考文献 《中华神经科杂志》,急性脑卒中溶栓治疗的临床研究,2020年。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流程优化,2019年。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头颅CT在脑卒中分型中的应用价值,2021年。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