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难少年到送老兵回家,高秉涵的跨海情缘

咪子不熬夜 2025-01-27 13:38:47

1947年,山东菏泽战火纷飞,12岁的高秉涵在老妈的叮嘱下,跟着帽子上有太阳标志的国民党军逃难。老妈那句“要活着回来”,成了他心头最重的嘱托。

一路往南,高秉涵历经磨难,腿伤感染,疼痛难忍,但他咬牙坚持,只为活着见到老妈。到了台湾,他成了流浪汉,与野狗抢食,生活艰辛。好在遇到同乡大佬相助,他在台北火车站谋得童工一职,白天干活,晚上夜校苦读,终于考上大学,成为军中法官。

但高秉涵的心始终牵挂着老家,思乡之情如火焚心。1964年,一个士兵因想家而逃亡,被判死刑。高秉涵含泪签字,却暗下决心,要帮这些老兵回家。1979年,两岸通航,他给老家写信,却得知老妈已逝,遗憾终生。

从此,高秉涵踏上了帮老兵回家的路。1991年,他揣着老乡桑顺良的骨灰回到大陆,帮其与未婚妻肖娟娟完成冥婚。肖娟娟坚守承诺,一生未嫁,终于与爱人“团圆”。

高秉涵的故事,不仅仅是帮老兵圆梦,更是传递着跨越海峡的深情与承诺。他几十年如一日,默默付出,感动了无数人。2012年,他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他说:“当年他们拽着我逃难,如今我捧着他们的骨灰回家。这是报答,也是感激;是我的使命,也是我的责任。”高秉涵的跨海情缘,见证了两岸人民的深情厚谊,也呼唤着更多老兵能回到魂牵梦绕的老家。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