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是上古神话的四灵之一,在中国有特殊的含义,由此产生了龙王信仰,传说他能兴云降雨,解众炙热之苦,民间便建龙王庙加以祭祀。 中国人在三国之前对龙没有“龙王”之称。龙王一词,起源于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佛典中有龙王之名,后来道教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龙王。除四海龙王及镇守中央之大水龙王外,又有五方龙王等百种之多。而主云雨、大雨、散冰、天雨四龙王的地位最低,当时龙王的职责在于镇守护持,行云作雨仅为业余的工作。到了唐中期以后,龙基本安家于与水有关的地方,其职能就是行雨。清人俞樾的《右台仙馆笔记》卷十五云“天下之龙,各分疆域,亦如人间州县。”从文献中可知,江河湖海,以至地沼沟井,俱有龙王,其地位亦随所在地而分高低。 青岛地区的龙王信仰由来已久,区域内的龙王庙也非常多,尤其是沿海地区,最早的龙王庙可以追溯到宋代,位置在即墨区天井山顶。
龙是上古神话的四灵之一,在中国有特殊的含义,由此产生了龙王信仰,传说他能兴云降雨
念寒评评你好趣事
2025-01-27 13:49:2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