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人员身份差异巨大!前景也大不相同! 偶然看到一则体制内不同身份排名的图,发现其实很多人也不懂这里面的门道,很多人以为都叫铁饭碗,或者进去以后就必然会成为“官” 其实不然,体制内身份多样,有些是天选之子,有些则注定永远都是牛马。 例如选调生,从应届毕业生中选拔,作为后备干部培养,但是选调也分369,第一是紧缺选调,这种大多是985研究生起步,甚至博士研究生,这种是最具潜力的选调生,甚至有些进来就已经给了“官”,其次再是普通选调生,这类大多就是985.211本科生,也是作为后备干部,但是优先性肯定低于第一类。 选调之所以提拔快,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两办,组织部门会优先选择这类人群去轮训,表现好的就会一直留下,这些部门都是最具发展潜力的部门,还有就是各种“秘书”也是优先从选调生中择选,近水楼台先得月,秘书自然也是会优先提拔的对象。 我们再举个牛马岗,区县事业编!很多地方混编混岗严重,这就导致很多人听说谁谁谁在xx局上班,却不知道该人到底是公务员还是事业编还是临聘。 谁说都在一起上班,但是区县事业编可以说几乎没有任何前景,专技岗也许一辈子就是个中级职称,管理岗大多数就是个八级职员待遇,而就这,很多人40岁前都还得不到,更别说副高级职称之类了。 区县的事业编很多是某某局下属某某中心,但却在局股室上班,原因就是缺人让你来干活,这就可能出现一个基层比较现实的问题,一个单位10个公务员,4个领导,2个人大政协,2个被抽调上级部门,其余退二线。各个股室里面干活的全是事业编,而他们能够成长的空间也就只有股室,有些人股长能干20多年,无论单位来了多少新人,提拔了多少公务员,换了多少位领导,这位股长也许都雷打不动,业务没人比他更熟悉,他可能已经是这一方面的专家,可他也只能是一个股长! 大家有什么想法欢迎讨论
体制内人员身份差异巨大!前景也大不相同! 偶然看到一则体制内不同身份排名的图,发
爱分析的小哥一枚
2025-01-27 23:30:0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