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中国人民银行收到山西老人来信,行长:速查绝密1号档案

东场的校尉 2024-02-19 05:40:05

1983年3月22日,清晨。

第一缕阳光,透过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办公大楼的玻璃窗,洒了进来。

值早班的员工,翻看崭新的一天里接收到的第一批信件。

其中一封泛黄的信封上,赫然写着“马眉”两个大字。

这个名字实在生疏,总行向来只和国内大型银行以及政府部门来往。

这封信来历不明,他有些迟疑,不知该不该拆开。

时任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的行长吕培俭,接过那封信件,皱着眉头仔细端详。

随即,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去把1号绝密档案找出来。”

吕培俭沉声吩咐。

工作人员回过神来,忙不迭地应了一声就要跑去档案室。

掀起往事

这一切,还要从20天前说起。

3月1日,山西日报刊登了一篇关于人民币字体作者冀朝鼎的报道,许多人对他赞不绝口。

但是,在一个偏远山村里。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看到这篇报道后。

只是笑着摇了摇头,没有把它放在心上。

女儿愤愤不平:“这篇报道,分明就是错的嘛!”

老人没有接话。

目光穿过窗棂,透过时光的薄雾,仿佛看到了20多年前的往事。

女儿认为这是严肃的历史问题,必须矫正,给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寄去了那一封信。

标明了身份,以及自己的详细地址。

多年来,人民币字体的来历一直是个迷。

有人说是南汉宸的杰作;

有人认为是赵一曼丈夫陈达邦的手笔;

还有人坚称是冀朝鼎精心设计。

各种说法众说纷纭,你来我往,直到今天这个谜题仍然无从考证。

这一封信,让行长看到了一丝破解的希望。

专家寻觅

5月的山西,绿意渐浓,阳曲县一派繁花似锦的景象。

当地支行行长,带领总行印制管理局的两位专家,驱车来到信中提到的村落。

黄寨村地处深山,工作人员历经艰辛才找到这处偏僻村落。

映入眼帘的,是袅袅炊烟,几间朴实农家。

当他们站在一间破旧窄小的老屋前时,都忍不住疑惑自己是否找错地方——信中提到的马老,怎会住在这样简陋的居所里?

就在他们徘徊不定时,屋门吱呀一声打开,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走了出来。

老人身着朴素,神色和蔼,举手投足间透出一股不凡的气质。

他微微颔首,用目光扫视着这群西装革履的外地人:

“这位朋友,请问有何贵干?”

几人面面相觑,心中惊叹这个老者怎会有这样高深的涵养与仪态。

行长上前一步,恭敬道:“您就是马老先生吗?我们奉北京总行之命而来。”

说罢,他取出了标签为“绝密”的档案袋。

马老眼前一亮,伸出瘦长的手指轻抚档案袋。

良久,他长长地吐出一口气,目光渐渐湿润。

众人屏息静气,等候马老讲述那段隐秘的历史。

山野间一片肃穆,似在倾听这段被时光遗忘的故事,为真相伸张正义。

一个看似普通的春日

1949年6月,马文蔚被分配到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工作。

他从小资质聪颖,喜爱字画,练就了一手好字。

入行后数月,南汉宸行长找他闲聊,两人一见如故。

1950年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南行长与马文蔚在办公室交谈。

南行长突然拿出一支毛笔。

笔尖顺滑,做工精致,不是凡品。

马文蔚一眼认出那是宫中御用的宝笔。

他取出纸砚,将红绿黄三色宣纸裁剪成小方块,让马文蔚试书几字。

“就写我们银行的字体吧,看看怎么样。”南行长说。

马文蔚点头领命,提笔书写“中国人民银行”几字。

他笔力遒劲,字迹挺拔清晰。

南行长赞叹不已,继而念出“人民币”、“角”、“分”等字,马文蔚一一练习。

前后共写了19个字样。

两人你来我往,试写了一下午。

虽然行长没有明说,但马文蔚隐隐猜测了一些。

心中暗自惊叹,没想到南老邀他共事,竟是为新中国设计印钞字体云云。

他感到无上的光荣与荣耀。

1955年3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第二套人民币正式流通。

当马文蔚拿到新版的纸币时。

欣喜不已地发现,上面所使用的,正是他亲笔所书写的字迹。

这套简洁大方、笔势遒劲的人民币字样。

从第二套人民币开始,一直沿用至第五套版。

20多年间,亿万张人民币上马老的手迹无声地流通着,见证着新中国的发展变迁。

期间个别汉字做了简化调整,但主体字形保持原貌。

上级部门,没有明确通知马文蔚,其字迹被选为人民币字体。

马老本着谨慎务实的原则。

默认了这个安排,甘当无名英雄。

直到最近《山西日报》明确可以披露作者身份,他才向女儿吐露这个隐秘20多年的历史往事。

提笔自证

听完马老娓娓道来的往事,在场所有人已经深信,马老就是当年人民币字迹的原作者。

但众人还是恳请马老再次提笔,以确证真伪。

马老点点头,神态从容地坐定。

室内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马老的身上。

他稳定地坐在老花眼镜后面,眼神专注,翻开备好的宣纸,提笔。

笔尖触及纸面的一瞬间,仿佛时间停滞了。

马老的手微微颤抖,蘸取墨汁的动作,却依旧娴熟稳健。

第一笔,第二笔,一行行浓墨重彩的大字飞舞而出。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只听得笔尖摩挲纸面的沙沙声。

那气势,那神态,宛若回到几十年前创作人民币字形的光景。

只见马老笔下生风,行云流水般写出“人民币”、“中国人民银行”等字样。

字字笔力遒劲,与档案中的如出一辙。

最后一笔落下,马老轻轻轻放下笔,抬头见众人目光灼灼。

在场所有专家,无不倒吸一口凉气。

这等气魄,绝不是假冒能比的!

专家拿出绝密的一号档案,里面是马文蔚当年所写原稿,仔细校验。

一切尽在不言中,历史终于给了他迟到的正义和认可。

1984年9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给山西分行发出了一份专函:

“马文蔚同志,对银行建设事业有十分突出的贡献。他是一位优秀的知识分子。1950年间,他受南汉宸行长的委托,为银行题写了中国人民银行等字。”

而且,总行发2000元奖金,山西支行发500元困难补助。

这在那个年代,可是一笔不小的奖金。

一时之间,马文蔚名声大噪,前来求墨宝的人络绎不绝。

后被任命为首届阳曲县政协委员,山西省文史馆特约研究员等职位。

扑面而来的声誉,地位,马老先生却一如既往的谦逊:

这些字体的功劳,应该归功于南汉宸行长。

如果不是他邀请我,我也不会参与到其中,是他委托我书写的,最后也是由他选择出来的,我并没有那么大的功劳。

每一笔每一划,永留人间

1988年的那个春天。

山西的杜鹃花开得格外热烈,然而却没有丝毫温暖马老逐渐衰弱的身体。

3月29日那天,大好阳光洒进病房。

马老却在亲人的哭喊中,永远阖上了眼睛,终年85岁。

马老生前最在乎的,就是一个人应该安静而踏实地活着,所以他并不在意身后事。

亲人们尊重他的遗愿,将他安葬在老家阳曲,一块朝阳的山坡上。

时光荏苒,转眼30个春秋过去了。

2018年春天,阳曲县支行发起集资。

建起了一座小巧温馨的纪念馆。

用图片和实物,展示这位为人民币事业贡献一生的老者的故事。

马老或许已融入泥土。

但他笔下的字迹,将永远活在人民币的每一笔每一划里。

每年清明时节,总有不少人士结伴而来,在纪念馆前献上一支香,默念这位为国家默默付出的老者。

天高云淡,风和日丽,山野里一片祥和。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