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4年,陆游娶了表妹唐琬,新婚之夜,陆游对唐琬耳旁说:“一会吹了蜡烛,我可就

甜蜜游记 2025-01-28 13:56:47

1144年,陆游娶了表妹唐琬,新婚之夜,陆游对唐琬耳旁说:“一会吹了蜡烛,我可就不是你表哥了,该改口了”,只见唐琬低下头笑了。 宋高宗绍兴十四年,十九岁的陆游迎娶了表妹唐琬。这一年的春天,绍兴城内张灯结彩,陆府内喜气洋洋。 陆游出身于书香门第,其父陆佃曾任职朝廷,母亲程氏出自当地名门。唐琬的母亲是程氏的妹妹,两家交往密切。 婚礼当日,陆游依照习俗,身着大红色喜袍。新娘唐琬头戴凤冠,身穿霞帔,手持陆家世代相传的凤钗。 这支凤钗不仅是陆家的传家宝,更是两人定情之物。凤钗以金丝细细盘绕,上面镶嵌着珍珠玉石,工艺精湛。 新婚之夜,陆游与唐琬在红烛映照下饮合卺酒。两人虽是表兄妹,却因年少相识而生情愫。 当时的陆游已经展露出非凡的文学才华,常常吟诗作对。唐琬也颇有才情,能与陆游对诗和词。 婚后的日子里,两人琴瑟和鸣。陆游白天读书习字,晚上与唐琬对月赏诗。 这对璧人的婚姻生活本该美满幸福。陆游常在诗中表达对唐琬的深情,唐琬也以才女之姿相配。 在那段短暂的岁月里,陆游创作了大量描写爱情的诗词。这些诗词不仅记录了他们的甜蜜时光,更在后世广为流传。 可惜好景不长,这段美好的姻缘很快就遇到了波折。命运的转折就此开始,一场关于爱情与孝道的较量即将展开。 婚后第一年,陆游与唐琬的生活平淡而美好。两人相敬如宾,互相扶持,度过了一段幸福的时光。 陆游在这一年的诗作中,常常提到与唐琬共赏花月,吟诗作对的场景。从这些诗作中,我们能感受到那时的喜悦与温馨。 婚后不久,婆媳之间的矛盾逐渐显现。程氏认为唐琬不够恭敬,未能尽到孝道。 在宋代,孝道是家庭中最重要的伦理准则。程氏作为陆家主母,对儿媳的要求极为严格。 程氏多次向陆游表达对唐琬的不满。陆游夹在母亲与妻子之间,处境艰难。 矛盾日益激化,程氏最终下了最后通牒。她要求陆游必须休妻,否则便是大不孝。 在宋代的法律中,"七出"之条是休妻的主要依据。不孝便是其中之一,程氏正是抓住了这一点。 陆游最终在母命难违的压力下,写下了休书。这份休书不仅断送了一段姻缘,更是两人痛苦的开始。 然而,陆游并未真正放弃这段感情。他在府外为唐琬另置住所,将其改为外妾。 这种做法在当时并不少见。许多官宦之家都会以此方式安置被休之妻。 但这个秘密很快被程氏发现。程氏勃然大怒,家中再次掀起轩然大波。 程氏认为陆游此举有违孝道,更是对家族声誉的损害。她坚决要求断绝陆游与唐琬的一切联系。 在巨大的压力下,唐琬最终回到娘家。这次分离,成为了两人命运的转折点。 不久之后,陆游在家族的安排下,娶了王氏为妻。新的婚姻虽未能抹去旧日的记忆,但生活还要继续。 唐琬的娘家也为她另择婚配。她被嫁给了皇族子孙赵士程,开始了新的生活。 表面上,这场风波似乎已经平息。两人各自组建了新的家庭,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 1156年春天,陆游在绍兴沈园遇见了唐琬和她的丈夫赵士程。沈园的花开正盛,却难掩这场相遇的尴尬。 陆游在沈园的墙壁上题写了《钗头凤》。这首词以凄美的笔触,描绘了重逢时的百感交集。 词中提到的"红酥手,黄滕酒",正是回忆当年与唐琬饮合卺酒的场景。春色依旧,人事已非。 唐琬读到这首词后,也写下了同名的《钗头凤》作为回应。她的词中流露出无奈与伤感。 这两首《钗头凤》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文人们争相传抄,议论纷纷。 对于已再嫁的唐琬来说,这样的关注无异于一场灾难。当时的社会对再嫁女子评价并不宽容。 同年秋天,唐琬病逝。她的离世让这段情缘蒙上了更深的悲剧色彩。 陆游在此后的日子里,常常通过诗词追忆唐琬。即便在八十四岁高龄,他仍在写诗缅怀这段往事。 他的诗作《沈园》中写道:"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深的追思之情。 这首诗作于陆游晚年,可见他对唐琬的思念从未停歇。时光流转,物是人非。 陆游一生创作诗词九千余首,其中不少都与唐琬有关。这些作品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最动人的爱情诗篇之一。 然而,这些传世的诗篇背后,是一个女子的悲剧人生。唐琬的才情与遭遇,都令后人扼腕叹息。 陆游与唐琬的故事,被后人比作宋代版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但与民间传说不同,这是一个真实发生的悲剧。 在绍兴,沈园至今仍在。园中的石壁上依然保留着当年的题词痕迹。 游人来此,常常驻足观看,追思这段千古绝唱的爱情。时光荏苒,情缘未了。

0 阅读:227

评论列表

用户17xxx80

用户17xxx80

3
2025-02-03 00:53

说点冷的,如果不是陆游后来在沈园又“招惹”唐婉,唐婉和丈夫赵士程应该会平静地生活下去而不致于早早病逝。

甜蜜游记

甜蜜游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