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收视“温差”:南方观众去哪儿了?
当 春晚收视率 数据公布,南方省份收视率偏低的现象又引发热议。作为一场全民晚会,春晚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与情怀,可为何在南方“遇冷”?
春晚语言类节目是收视“大户”,但很多北方方言梗对南方观众来说理解门槛较高。小品里那些俏皮话,像“得嘞”“瞅啥呢”,南方观众可能难以秒懂笑点。相反,南方方言独特的幽默韵味,如粤语里的“唔该”“冇问题”,在春晚舞台上却鲜少展现。
春晚的节目编排与南方观众的过年习惯存在错位。广东人习惯在除夕夜逛花市,热热闹闹选购年花,阖家团圆;福建等地的民众热衷于舞龙舞狮,鞭炮声中祈愿新年。这些丰富的民俗活动让南方观众在春晚播出时,更愿意投身其中,感受传统年味儿。
如今,网络娱乐的冲击不可小觑。南方经济发达,网络普及度高,年轻人有更多娱乐选择。他们可以随时在视频平台追喜欢的剧集,在游戏世界组队“开黑”。而春晚的传统节目形式,难以快速抓住追求新鲜感的年轻观众的心。
南方本土电视台也在分羹春晚的观众。以湖南台为例,凭借强大的综艺制作能力,打造出极具特色的春节晚会,众多流量明星和创新节目形式,成功吸引了大量年轻观众。
春晚要想真正实现全民共赏,或许需要在节目内容上更均衡地融合南北文化元素,打造更具包容性的舞台,才能让全国观众都能找到归属感。 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用户17xxx22
春晚都瞧不上,你们的日子过得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