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一篇谈甄妮、罗文、徐小凤的文章 日前先后看过甄妮、罗文的现场演出,发觉他们与新一辈歌手同台,其歌艺完全可以把新一辈歌手压倒,就如罗文的“卡门”,甄妮的“郊道”,有几个新一辈歌手能“胜任”呢? 不过,听他们新近的唱片,却总觉得魅力大不如前,果真是歌艺虽好而歌路已老吗?然而罗文年前的“几许风雨”,甄妮的“海上花”尚可掀起高潮,“老”亦非魅力减退的主因,而我相信,主要是选曲难。 他们的歌龄都不浅了,太小女孩小伙子的歌曲,自然是决不适合他们的,但成熟的作品,又怕距离市场口味太远,因为流行音乐市场,毕竟以青少年的支持者最多,如何从中取个平衡,实在难,也不知何解。 徐小凤在这方面的烦恼似乎少一些,看她最近推出一张主要是怀旧国语歌的歌集,一样畅销,但假如灌怀旧国语歌的是罗文或甄妮,销量又会怎样呢? 我想差别的根源是来自这几棵长青树在乐坛的历程,以及予公众的形象。论声色艺,小凤独长歌艺,余皆低调,是否正因如此契合了老子所说的:“惟其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的至理名言,这真是十分的耐人寻味的事。 长青歌手某报章专栏-谈歌说乐 [1988年] 文 :周慕瑜
1988年一篇谈甄妮、罗文、徐小凤的文章 日前先后看过甄妮、罗文的现场演出,发
乐萱乐坛
2025-01-29 13:43:37
0
阅读: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