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生产队,当各家各户,还保留每人约3分地的自留地时,社会上还是有自由市场存在

火凡的文化 2025-01-30 11:22:08

早期的生产队,当各家各户,还保留每人约3分地的自留地时,社会上还是有自由市场存在的,我们那个时候的市场在公社镇上,有较为固定的日期和时间,终因商品不丰富,人们普遍缺钱,市场经济并不发达,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政策吃紧,割“资本主义”尾巴,取缔自留地,市场经济更是渐渐缩小,但是农村婚丧嫁娶寿月酒等,仅管提倡节约和新事新办,人们除了自给自足和生产队里的一些常规供应,还是不能满足过事的大场面需求,例如肉和鸡蛋,蔬菜种类,调味料等其它副食产品,还是要到镇上采购一番,生产队时期无论公有和集体商店,与局部市场的商业形式还是一直共同存在的。 个人是不可以做生意的,也不存在个体户,也没有长期商人,只有小商贩,这种小商贩时有时无,经常受到社会方面的打压和排挤,时明时暗,游击式的存在。 我的家乡,算是个例。辟如柿子树,我爷分家时,大伯和我爷家保留了较多家产,柿子树有多品种十几棵,二伯和我家各四棵,村子里的其它家也有零星少量存在,均分布在村子田地的不同地方,地垄和地块边缘,这种现象一直保持到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到户正式实施就全部坎伐挖根清除了。 我家的柿子,年产量还是很高的,时下根本吃不完,母亲是个勤快人,做成柿饼,连做柿饼的柿皮晒干也能当零食享用,柿子醋(红亮亮的,酸甜醇香,可口诱人),少量赠送亲戚朋友等,有些放软的成熟柿子,我们吃不完,妈妈就拿到上临村驻军队(后改为党校)的地方,过往外地人较多,附近还有个汽车临靠站,到那里去出售,1角钱10个。记得有一次,我也在场,有个男知青,连柿子把都吃进肚里,猜想还是想少给钱吧!因为吃完数柿子把才算钱的,妈妈见状就说,“娃啊!别吃把,我给你少算几个都成”!这个只是一件事,足见我的母亲是个善良人,每每想起此事,场景历历在目,我的心都是一紧,眼含热泪,一片茫然。

0 阅读:1
火凡的文化

火凡的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