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什么不去收割印度?试过了,但第一步就在中国栽了个大跟头,本来盘算着先在中国

壮志凌云傲风霜 2025-01-30 16:46:12

美国为什么不去收割印度?试过了,但第一步就在中国栽了个大跟头,本来盘算着先在中国市场捞一笔,再转战印度,结果不仅没在中国没捞到好处,去印度的投资还被印度反咬一口。 美国原本的计划是在2008年左右从东亚国家开始收割,然后再把热钱引入印度,预计用十年左右的时间榨干印度的经济油水。 然而东亚的计划失利,热钱流入印度后也未能站稳脚跟,就被印度以各种方式巧取豪夺,几乎血本无归。 印度究竟是如何“反杀”美国的?主要依靠几招组合拳。印度的政策变化无常,外国投资者经常面临政策风险,打官司更是司空见惯,投资回报遥遥无期。 这导致许多公司对印度市场望而却步,纷纷撤资。像福特和特斯拉暂停了在印度生产电动汽车的计划,通用汽车直接放弃了在印度的工厂,甚至连经营了20年的麦德罗超市也将其印度业务清仓甩卖。 印度政府这种做法,表面上看是想复制中国模式,用市场换技术,用市场换时间,就像中国当年吸引外资,发展本土产业一样。 中国确实通过这种方式成功发展壮大了家电、汽车、手机等产业,成了“世界工厂”。 但印度的问题在于,他们太贪婪,太急功近利,缺乏耐心,结果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举个简单的例子,2016年,印度政府突然宣布废除大额纸币,导致市场混乱,经济活动受到严重影响。 许多外资企业因此遭受损失,对印度市场的信心也大打折扣。再比如,印度复杂的税收制度和繁琐的审批流程,也让很多外资企业望而却步。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印度在营商环境排名方面仍然落后于许多国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印度市场环境的不足。 印度这种“关门打狗”的做法,实际上是把赚到的钱牢牢地锁在了印度国内。外资企业在印度投资,不仅面临政策风险,还要应对印度复杂的法律和监管环境。

0 阅读:109
壮志凌云傲风霜

壮志凌云傲风霜

壮志凌云傲风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