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很想搞一个替代TikTok的软件,但美国很难搞一个替代TikTok的软件。为什么看起来这么矛盾的事儿,细琢磨一下其实不难理解。美国在软件上“憋大招”憋了这么久,最后发现用户真不买账。这不搞笑呢吗?明明高喊着“安全威胁”“窃取隐私”,结果用户比谁都用得嗨,还主动上传自己的信息。这事儿搁谁谁不尴尬? 问题的根子在哪儿?美国的很多APP走的是“圈层文化”逻辑,本质上还是精准服务某些特定群体,用户看到的永远是一个小圈子的“回音壁”。反观TikTok,它的算法就像打开了一个陌生世界的大门,各种生活百态、不同阶层的声音扑面而来。换句话说,它没那么高冷,接地气,能让普通人也有机会当“意见领袖”。这一点,美国的APP没做到,也没想着去做。 再说到钱,抖音背后是中国这座“世界工厂”,这种规模化的产业链支撑,不仅撑起了它的广告体量,还给创作者分了蛋糕,形成了“双赢”。而美国的APP从一开始就想着怎么割韭菜,创作者都没赚到啥,这能玩得过抖音? 所以说,美国不缺技术,但缺的是真正读懂大众心理的设计思路。与其抱怨“抖音威胁”,倒不如想想如何打破自己的信息茧房,别总活在自我想象里。
美国很想搞一个替代TikTok的软件,但美国很难搞一个替代TikTok的软件。为
就去看看吧
2025-01-30 19:55:17
0
阅读: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