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调
看东方卫视,潘虹和王汝刚重聚那段,点赞!很多粉丝发我这条视频。评论区点赞最高的评论:这才是上海的电视台该有的样子!
上海人,是离不开上海话的。因为黄浦江,也因为上海人基因里的东西。《繁花》固然上乘,《股疯》也毫不逊色。30年过去了,黄浦江两岸在变,但说实话也没变。那些说说笑笑、吵吵闹闹,仿佛就在昨天。
上海人对潘虹、对王汝刚,是有感情的。算起来,这两个人,都已年过七旬了吧。两个人是多年好友,但也看得出,多年未见了。所以,这一段发挥,我看王汝刚掌控全场,发挥相当好。潘虹也是眼含热泪,真情流露。对这两个人,上海人挺挂念的,都要说一句,好久不见!
潘王重逢,也是我们这些观众,和海派文化重逢。不可否认,上海人以前熟悉的有些东西,像年味、像沪语、像弄堂……确实变淡了。城市化的进程,有时无法停留。但是,上海滩不管怎么变,工作、生活、居住在这座城市的上海人,始终是最宝贵的财富。
上海滩的老百姓,眼睛雪亮。这一段“潘王重逢”,也是上海滩的腔调!我给策划这一节目的曹可凡老师,打去电话,感谢他为上海老百姓留下“潘王重逢”的经典场景,并提议,下趟他再用绍兴话,和毛阿敏重演小品,那不少上海人更要“巴心巴肺”了。
焕新之道,有时候就在“怀旧”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