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刷两日差评,我仍踏入了《封神2》的影院……
首要明确,它无疑是一部达标的爆米花商业电影,且巧妙融入诸多cult片元素。纣王与妲己全程弥漫着僵尸般的鬼气森森,此为cult,我欣赏;将质子塑造为蛊兵的创意,同样cult,亦合我口味;闻太师祭台上作法,其手势、刻有“目”字的铜镜法器,皆充满cult风味,我甚喜爱!至于殷郊那有趣的法相,尤其是三头分管三种情绪(🙂正常头+😩emo头+😡愤怒头),更是cult得让人爱不释手,这设定满是可挖掘的梗。尽管它像是资金短缺的半成品,但还是要感谢那些屏摄者,或许是我刷得太多,已产生免疫。
商业大片力求包容更多观众,而cult片则小众且具冒犯性。两者结合,天然形成对冲,喜爱者会钟情,厌恶者会排斥。
众人吐槽,我深表理解——
封1因无预期而惊喜连连;封2则因预期过高,一旦未达预期便遭反噬,再次印证电影创作的木桶理论,作品常受短板制约。
封1催生了各支线粉丝:
姬发粉见其0成长,倍感失望;哪吒杨戬粉因高光戏被删,心生不满;殷郊粉面对法相特效,亦觉遗憾……
我非任何一派粉丝,仅钟情于封神所构建的综合世界,故观影时颇为愉悦——虽不可细究,确不如封1耐人寻味,于我而言,也绝非烂作。
剧本最大弊病在于打点。直至结尾,姬发的武王属性应已觉醒,观众亦应认可其天下共主之位。然而正片却止步于邓婵玉之死,姬发成长线近乎为零。开场时,姬发可优柔寡断,但结尾务必展现成长,如同封1中从崇拜到识破纣王的转变。可惜此部中,姬发毫无变化。这意味着,观众完全可跳过第二部直看第三部。电影做到了承上,却未启下,这也是第二部收尾与彩蛋不如第一部引人入胜的原因。
关于争议颇多的姬发刺闻仲却刺不下去的情节,无需过度解读为电车难题。电影应回归电影技巧本身——「最后一分钟营救」。稍有编剧、剪辑、电影史知识的人皆懂,此part是典型的商业电影最后一分钟营救桥段。遗憾的是,编导此次失手,既未展现姬发成长,还对其人设造成损害。
甩不掉的肉肉
第一部批着封神的皮拍了个西方化的故事骗了我一张电影票已经够恶心了,奇怪的是还有那么多人吹,第二部更恶心了
东落雨 回复 02-04 02:37
不是哥们,已经上过一次当了,怎么又踏进去了啊,糊涂啊[doge]
京州李达康
烂片确认无疑,现在都要靠水军来洗地了
用户18xxx30
槽点之有一个,反派太丑,所以各种无理取闹[狗头]
闲庭信步
西方丑化中国文化的最恶劣手段。姜子牙这位仙风神骨的风采人物被刻画的像一个猥琐的叫花子,邓婵玉这个先愚忠后女英雄的形象被刻画成相貌丑陋,真伪不分的丑化角色……这个导演不是汉奸就是被西方收买的败类。
朱戈日月
去尼玛的吧👍
雨过温存
第一部就上垃圾片排名,第二部更垃圾,演员太多都是没有演技听都没有听过过的十八线小演员
145
是说你有勇气呢还是犟种呢,都说了是屎了,你还要去尝一尝,完了还要说味道还行,服你[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