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公or考研?应届生到底该咋选啊啊啊!!年后,2026年应届生将再次面临这个要命

闵纯搞笑 2025-02-01 10:26:27

考公or考研?应届生到底该咋选啊啊啊!!

年后,2026年应届生将再次面临这个要命题!多数时候,自己并没有什么判断,都是看“别人考啥我考啥,同学干啥我干啥”,这样差不多也是一种随波逐流,真的非常不建议,如果选择两手抓,就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甚至可能,两个都抓不到。

当然,公务员考试与研究生考试中管理类专业、经济类专业的考察内容有相似和重合之处。备考这几类研究生的同时考公,或许能事半功倍。(注意!!!!考研择专业需谨慎,不鼓励为了两手抓而冒险)

如果,你觉得自己能力足够,有精力,想挑战,那么继续看,如何两手抓!

1、明确目标。

首先,要明确的是,不管考研还是考公,都需要有十分坚定的信念,并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习,切勿存在侥幸心理和走捷径的心态。

其次,如果对于继续科研深造和参加工作没有特别执着的要求,就可以做好两手一起抓的准备,但是肯定比专攻一项的人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也请做好充分准备。

最后,制定好目标,比如考研的目标分数、目标学校、单科成绩达到多少分。由于考公受到地域、招考专业、人数等方面的限制,也可以给自己划定一个目标范围,比如国考行测、申论达到多少分,省考考哪些地区等。

2、做好计划

想要考研考公两手抓,大家一定要成为优秀的“时间管理大师”,需要制定好详细的复习计划,严格执行、及时调整。考研时间为每年的12月下旬,公考国考季在每年的11月底,省考季在每年3月,各个考试的时间比较紧凑。大家在明确目标之后尽早开始复习。

如果本身有一定基础,那么学习时间可以确定为半年,如果基础不是非常牢固,那么最好从毕业前一年就可以着手准备,若是小伙伴们已经步入了毕业年,那么也不要慌,尽可能全力以赴冲刺,同时做好再战一年的心理预期。

下面,我从常规学习和极限冲刺两个方面为大家提供一些学习计划参考:

一是时间较长的常规复习

复习初期2-3个月的时间主要用来打基础,考研方面可以着手数学、专业课方面的学习,穿插进行行测的数量、逻辑、言语方面的知识点了解。建议同学们可以酌情报名一些基础培训班,一方面便于知识内容的快速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按照培训班的节奏进入状态。

复习中期的4-6个月时间是巩固阶段,在熟悉不同考试题型内容的基础上开始刷题练习,主要以模拟题为主,巩固前期掌握的知识点,并且熟练运用。

复习后期的3-4个月主要是查漏补缺,一方面,加大难度,此时可以适当配合历年试题进行成套题目的练习,注意一定要按照考试时间计时,把握时间安排。另一方面,按照答案解析批改后,将每套题目的错题摘录整理,找到易错点加强练习。

二是时间较短的极限冲刺

初期利用1个月的时间着手准备考研的数学、政治、英语等课程的巩固学习,按照2:1的时间比例,穿插进行行测和申论的基础理论学习。

中期利用一个半月的时间,做好专业课的学习和考研数学、政治和英语以及考公申论、行测题目的练习。

后期利用半个月时间,按照考公和考研3:1的时间比例,全力以赴冲刺考公,做好查漏补缺和套题练习,最后20天的时间,全身心投入到考研冲刺中,着重练习往年试题,摸准考试规律。

3、有针对性地备考

这部分主要是针对考研和考公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准备。

英语是考研的重要科目,需要贯穿整个复习备考,比如背单词、阅读理解、翻译等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

除此之外,无论是考研还是考公,常识的了解都非常重要,需要在平时生活中加以注意。例如:每天关注新闻,对于热点事件简单进行分析(参考粉笔APP每日晨读、热点课),对于写作素材的积累可以看看《人民日报》等官媒的评论员文章,或者收看央视的《新闻周刊》《共同关注》等栏目。

只有将功夫用在平时、日积月累,考试时才能信手拈来、运用自如。

4、调整心态

考研和考公不仅考察知识和能力,更是对同学们意志的考验,在备考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如何调整好心态是除了学习之外我们还需面对的课题。

考研、考公都不是判断大家是否优秀成功的唯一标准,它们只是人生路上的关卡而已。未来的人生有各种机会和可能,我们只需要付出努力+把握住每一个机会,就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

“但行好事,也问前程”,希望明年的你们都能顺利上岸。

(应届那年,是2月份开始准备法考,9月份考完开始考研,法考401通过,研究生也混到了五院四系之一,所以,一切皆有可能,但是你真的得慎重选择,认真评估)看到这里,不点个赞分点运气吗?

0 阅读:7
闵纯搞笑

闵纯搞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