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济,字子通,颍川颍阴(今河南省许昌市)人,是南北朝时期的官员,世代居住在南朝的

太基说历史文化 2025-02-01 14:22:06

荀济,字子通,颍川颍阴(今河南省许昌市)人,是南北朝时期的官员,世代居住在南朝的江左(江东)地区,以博学多才、擅长文学和音乐而闻名。他的文学作品比如《赠阴梁州诗》和《论佛教表》,至今仍有存世,从而显示出他在文学上的成就。 荀济最初与梁武帝萧衍有深厚的友谊,两人曾是布衣之交。然而他却对萧衍的某些行为持有不同意见,尤其是对萧衍崇信佛法的行为表示不满,因此他曾上书批评梁武帝。从而忤逆了梁武帝萧衍,他因此而惧怕被诛杀,从而投奔到北魏。于是他就寄居在北魏大臣崔甗的家中,随后他在渡江后又遇到了贵人。 到了东魏时期,东魏掌权者高欢之子高澄就对荀济这位才学出众的老先生格外欣赏,便举荐他入宫担任侍读、皇帝讲师之职。然而高欢对此却持反对意见,他对高澄说:“阿惠(高澄小名)啊,你难道看不出荀济是什么样的人吗?我之所以喜欢他,是想保全他,所以不让他进宫。若他入宫任职,这一生就算毁了。”但是高澄却不以为然,他认为荀老夫子年事已高,而且是由高家提携起来的,能有什么大问题呢?于是在高澄的再三坚持下,他最终还是进了宫。然而此时的东魏孝静帝元善见仅仅用一首诗就成功策反了他。 因为到了高欢去世后,高澄愈发专横跋扈,元善见对此忍无可忍,于是发出了让保皇派立即行动的秘密信号。由于正义感与建功立业的豪情让荀济忘却了自己的年龄、危险以及家人,答应成为皇帝和保皇派之间的联络人。 荀济入宫时带来了一份园林改造的设计图,声称这是皇帝的意思,认为御花园需要重新规划一番,在园中堆砌一座人工土山,再进行绿化,并修建亭台楼阁。这项工程随即大规模地展开,荀济还亲自挑选施工队伍。 高澄的亲信崔季舒看到这一幕不禁暗自发笑,他没想到荀济这老头还挺会赚钱,原本可有可无的一座假山竟然带动起如此庞大的工程,石头、绿植、房屋,这其中的利益空间可不小。就这样到了武定末年,由于他参与了反对高澄的密谋。从而在这次密谋失败后而被杀。他的生平和事迹,反映了南北朝时期政治的复杂性和文化人的处境。

0 阅读:16
太基说历史文化

太基说历史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