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庆在自传《我的路》中,深情地回忆了自己的成长历程。她提到,母亲送她去北京拍电影时,特意叮嘱她不要向任何人透露父母的名字。这一细节背后,隐藏着刘晓庆不为人知的童年经历。
刘晓庆的生父,由于政治观点的差异,在她出生前就与母亲分离,从此在她的生活中缺席。她在母亲的办公室里诞生,一岁时就患上了肺结核,这在当时几乎是致命的疾病。幸运的是,母亲和外婆的无私关爱与付出,让她奇迹般地活了下来。母亲为了给她治病,不惜节衣缩食,四处奔波买药。而外婆则日夜守护在她身边,用扇子为她驱赶病魔。
对于生父,刘晓庆和母亲都怀有深深的恨意。她从未见过生父一面,也不想见他,更不愿意承认他。尽管生父可能并不知道她的存在,但刘晓庆心中对他的账已经算得清清楚楚。她在自传中写道:“他在欢愉的时候有了我,却留给母亲无尽的艰辛。他对我没有尽到任何父亲的责任,也没有任何养育之恩。”
当母亲送她去北京拍电影时,她预感到女儿未来的发展,因此要求刘晓庆不要提及父母的名字。如果生父来找她,也不要认他。刘晓庆答应了母亲的请求,并在此后的岁月里一直遵守着这个承诺。
在刘晓庆三岁时,继父走进了她的生活。他们朝夕相处,继父对她关怀备至,让她感受到了父爱的温暖。然而,母亲却始终对过去的事情耿耿于怀。就在刘晓庆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母亲还来信要求她不要提及自己和继父的名字。刘晓庆毫不犹豫地同意了母亲的请求,她表示在这个问题上永远站在母亲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