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去哪里:过年串亲戚,是留下吃饭?还是坐一会儿就走呢?】这几天,朋友们大多都

混迹北京的漯河人 2025-02-01 16:13:19

【年味去哪里:过年串亲戚,是留下吃饭?还是坐一会儿就走呢?】这几天,朋友们大多都在走亲访友,或者在串亲戚的路上。有的朋友已经开启在家招待亲戚的模式,说实话的确很忙。 昨晚,和驻马店一朋友聊天。上来就入正题,亲戚串完?在家招待亲戚的? 他说,该串的亲戚都串了个遍。 我又问,没喝晕?他说,饭都不管,还喝晕哩。想得美。 我好奇地问:“你串的啥亲戚,连顿饭都不管。这么不亲?” 他说,去俺几个舅家。过年老表都不回来。几个舅,老的老,有病的有病。你咋好意思搁他家吃饭。你咋好意思让他支应你。我可想在俺舅家吃个饭,看到这种情况,还是算了吧,喝杯茶,唠会家常,就走吧。 他这么一说,这种现象在农村的确存在。也让我想起了前几天串的几家亲戚,深有体会。初二,带着礼物去看望大姨。大姨和姨夫都是七八十岁的农村老人,而且常年有病。为了不影响子女的生活,他们单独在住。这种情况,两位老人吃上一日三餐都有点难,再支应来看望他们的我们的确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这可以理解。 聊一会家常,尽管大姨很热情,一直想留我们吃饭。我们也婉拒了。还是不给两个老人添麻烦了。有人会问,他们的子女,你们的老表呢。他们都各自是一家,都有各自的亲戚要串或者要招待。怎么会顾得上你们呢。如果两位老人和他们住在一起,支应亲戚的任务肯定落在老表身上。 从大姨家出来,串第二家亲戚是两个舅舅家。前院的老舅不在多年了,妗子去她娘家走亲戚了。老表在市区一家ktv工作。过年期间更忙,晚上上班,白天睡觉。 后院老舅妗子也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妗子身体也不好,生活能顾住自己。也不知道从那年起,后院这个老表,过年搞圈地套圈的生意。为了挣钱,小两口几乎不占家。我们和老舅的二姑娘干到一块了。老舅是主厨,饺子是提前包好的,放锅里煮熟就可以,老舅主要是熬菜。不管怎样,在老舅家还能简单吃上一碗饺子,我已经很满足了。 吃过饭,前院老表终于起床打开大门。我们把礼物给他们,寒暄几句后告辞,接着串下一家亲戚。 下一家亲戚是我姑家。拎着礼物走进他家家门。里面已经开桌,他们正在吃饭。据我姑父据介绍,这是他妹妹一家和孩子来看望姥姥姥爷呢。大人小孩一块算,一下子来了六七口人。 姑姑的公公今年88岁,婆婆84岁。虽然身体也有这样那样的疾病,但两位老人还能够自己照顾好自己。特别是姑姑的婆婆,包饺子做饭,可能干不了,但老太太是一个闲不住的人,给姑姑打下手,烧火。 看着姑姑和姑父,在厨房和堂屋之间来来往往的忙碌着。再看看今天来的满屋子的亲戚,还有姑姑自家的子孙,切实感受到,过年做饭,招待客人也是一件挺辛苦的事情。其实姑姑和姑父也已是六十多岁的年纪了。姑父说,今天来的还是少的。明天,遂平的亲戚来了,再加上其他亲戚,比今天还多。我说,过年你俩要不回来,指望两老人支应亲戚,老人怎么吃得消啊。姑姑说,大年一场,无论如何也得回来。前两年过年,支应亲戚,都是我和恁姑夫两个。年轻小媳妇他会跟你伸手干啊。可能以前没想那么多,不知道啥时候,过年支应亲戚,已经成为美丽的负担了。 有人说,现在过年没啥意思。有人说,现在过年,越来越没年味了。还有的说,过年就是走过场,走个亲戚,喝杯茶,说会话,连个饭不吃都走了。可是你有没有发现,过年招待客人,已经成为负担。因为那一代人都老了,干不动了。能干动的,也六十多岁了。 或许,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家相互串亲戚,谁也不吃饭,把礼物放下就走。或许当年轻的小媳妇熬到自己当婆子、奶奶的时候,她自然而然就结过这幅过年支应亲戚的重担了。

0 阅读:0
混迹北京的漯河人

混迹北京的漯河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