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刘春和”的妈妈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电影《小小的我》上映,直到走进电影院前一天,我才惊觉其领衔主演竟是易烊千玺。有网友评论:这才是liuliang的正确打开方式。这让我对这位20几岁的当红小生不禁肃然起敬。
此后看到诸多路演片段,其中妈妈的扮演者蒋勤勤说道,刘春和所承受的一切,妈妈同样在承受着,妈妈的痛苦丝毫不比刘春和少。听到这话,我的眼泪再次夺眶而出。在关于残疾人的电影中,大家往往将目光聚焦于悲惨的主人公,理解他的努力、励志以及难过,甚至能理解他想离开人间的想法,却鲜少有人关注站在主人公背后的妈妈,她所承受的痛苦,或许比主人公多十倍、百倍,但她仍要坚强地活下去,且比任何人都抬头挺胸。
小学时,学校一位女老师的大儿子是心智障碍患者,面容特殊,极易被察觉。老师还有个小儿子,是我的同学。一次,他们三人从我家门口经过,我和小伙伴玩耍时,指着我那男同学对朋友说:“那个是我同学唉。”没想到,他妈妈突然扭头,很生气地走到我面前质问:“你刚刚说他什么?”我被吓坏了,空气仿佛凝固,只剩可怕的沉默。没等我们缓过神,她就拉着两个儿子头也不回地走了。因这个可怕的记忆,此后我在学校见到那位老师都有些厌恶。随着年龄增长,我才逐渐理解她当时的愤怒。当我成为母亲后,对她当时的愤怒竟有了一丝心疼:她得经历多少次嘲笑与鄙夷,才练就这种应激式反应?
时代真的进步了。20几年前,人们嘲笑这类人是理所当然的,很少有人会为此感到惭愧,那时更多是出于可怜才选择不去评价他们。而如今,人们心中的成见正逐渐消退。如今带着特殊的孩子上街,虽仍会遇到惊恐、鄙夷、逃避的目光,但他们会迅速调整并隐藏。不管出于何种心态,已无人再像从前那样肆无忌惮地嘲笑弱者。这些改变的背后,总有一位抬头挺胸的妈妈。她们不畏人言,敢于撕破脸去质问,让对方羞愧;她们“不嫌儿丑”,大方地陪孩子面对各种目光;她们练就一身胆量,敢于挑战正常环境中的异样声音。
在成为谱系家长的这几年,我见到太多这样强大的母亲,感同身受她们的苦难,更想为她们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