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探1900 最大的惊喜和痛苦都来自费洋古
唐探1900:最大的惊喜和痛苦都是费洋古给的
我不喜欢探案电影频繁卖情怀,尤其新旧时代交替,前仆后继的义士为探索救国救民出路而牺牲的老主题。这种情况一律归为消费情怀,其所表达的历史意义和教育意义会因此变质。
不过令人惊喜的是,唐探在费洋古身上没有这样做。
费洋古这个人物有多么滑稽,便有多么悲剧。
满清贵族 粘杆处的头儿 御赐黄马褂 头等侍卫 皇帝扈从
所有的标签无不体现其矜贵身份,所以新青年对他来说是反贼;所以洋人于他而言是无知蛮夷;
他的信仰只在于清廷,他的天地也只在北京城的方寸之间。
电影中他和爱尔兰人对峙的那一幕很有意思:
一长串的荣誉一口气倒过来,洋洋自得的表情迎上的是洋人的嘲笑和不知所谓,他不懂洋人的轻蔑,洋人不懂他的自豪。
刀快,枪快?他说:这个距离我比你快。
在洋人眼里,这句话、他和他的侍卫、以及他们身后的辫子一样可笑。
但越是可笑,便越是可叹,因为此时他们身上强大的割裂感,就是彼时整个时代整个大清的写照。
原以为陈思诚将这次的丑角从王宝强换成了岳云鹏,特意给他套了只会愚忠,不懂变通的壳子,加之一直悬在费洋古手里从不使出的小刀,借此讽刺满清腐败,嘲弄那丧权辱国落后愚昧的清政府。
直到八国联军侵华,他们视为珍宝的圆明园被烧毁抢光,神圣不可侵犯的皇后娘娘变成强盗口中的玩物;而他身后实施掠夺砸抢的洋人们正欢呼雀跃着庆祝他们所谓的“胜利”;脚下是被他亲手推进坑里伤痕累累的试图阻止以上事件发生的觉醒者们。
同一个场景里,三段拉扯到极限的情绪相互交融碰撞,最终汇集到一起产生巨大的化学反应
这一幕尤为震撼
庞大而虚弱的清廷在洋人的口中轰然倒下,信仰的坍塌将阶级矛盾转化为民族矛盾
岳云鹏对人物的把控很精准,他对皇族溃逃的悲愤、对满清政府的痛心疾首、他转身对着洋人刀刀致命时眼底依然写着“尽忠”。
电影的主题也得到了升华
在是非面前,民族大义永远为先。
刀快,枪快?他说:这个距离我比你快
原来他说的是真的。
救中国
他说的也是真的。
唐探1900的探案情节不值得我写这么多,但岳云鹏和费洋古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