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太值得了!想看就去看安徽·黄山·瞻淇村历史渊源起源于南宋时期,距今已有80

旅少 2025-02-02 11:18:59

真的太值得了!想看就去看安徽·黄山·瞻淇村

历史渊源

起源于南宋时期,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是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北岸镇瞻淇村一项传承悠久的传统民俗活动。

制作工艺

• 扎骨架:将竹子锯成合适长度,破成竹篾,通过圆环和半圆环交叉等方式环环相扣,制作成鱼灯的骨架,分鱼头、鱼身、鱼尾三节,可灵活转动。

• 蒙布绘制:把布蒙在编织好的骨架外,然后用毛笔在鱼灯上绘制祥云、荷花、如意、鱼鳞等吉祥图案,再进行上色,最后装上灯。

外观特色

瞻淇鱼灯形似鲤鱼,体型肥壮艳丽。分为红鱼和青鱼两种,红鱼代表喜庆祥和、红红火火,青鱼寓意春回大地、风调雨顺。鱼灯有着金色的鼓起眼球,方嘴阔唇,唇下饰莲花,唇上两根翘八字鱼须,鱼腹勾勒水浪。

活动内容

每年从农历正月初二至正月十八,伴随着鼓点,“瞻淇大鱼”从祠堂游出,在村内的大街小巷翻飞、游弋、滚动,把幸福吉祥送到家家户户。每条鱼一般由两个人合作演出,一人鱼头,一人鱼尾,表演“鲤鱼摆尾”“鱼跃龙门”等经典动作,还会高喊“摸摸鱼头万事不愁,摸摸鱼尾顺风顺水”等祝词,与游客互动。

价值意义

• 文化价值: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当地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统,展示了古徽州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 社会价值:鱼灯活动增进了村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强了村落的凝聚力和归属感,同时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促进了当地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 精神价值:寄托着人们对风调雨顺、年年有余的期盼,表达了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0 阅读:0
旅少

旅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