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探1900中的真实历史故事有粉丝指出,大妈写的《蒲安臣条约》是不准确的。这

西门大妈啊 2025-02-03 23:25:12

唐探1900中的真实历史故事

有粉丝指出,大妈写的《蒲安臣条约》是不准确的。这条约确实是蒲安臣签的,也确实打开了华工前往美国修铁路的大门。但是离大谱的是,这位中文名蒲安臣,英文名安森·伯林盖姆(Anson Burlingame)的大哥,签这个条约的时候,代表的竟然不是美国,而是大清!!!!

这是咋回事?

蒲安臣出身普通,但是家里没放松对他的教育。他先是在密歇根大学底特律分校学习法律,后来又去哈佛大学法学院深造。毕业后和别人开了律所,正式当了律师。由于他口条好,演讲棒,被选为了麻省议员

1854年,他和别人创立了一个党派,准备伸张自己的政治主张。这个党派今天也算小有名气,叫做美国共和党。

蒲安臣是一名坚定的废奴主义者,因此他全力支持林肯总统,帮他狂喷政敌,导致自己没空竞选,因此连任议员失败。

这从龙之功林肯自然不能忘。他上台后,先派蒲安臣担任驻奥地利公使。然而蒲安臣之前大嘴巴说了一堆自己支持匈牙利独立的话,导致奥地利拒绝他入境。在这尴尬当口,又是林肯出手,任命他为美国驻华公使,才算成功入职了。

不过这个入职也有点不顺利,因为中间刚好碰上太平天国,北方河流又冰冻,于是他为了安全,宁波和上海逗留了很长时间。经过他长期观察,他觉得还是要支持大清,更符合美国利益。所以他帮着一些清朝官员打听了一些太平军购买美国军火的事情,博得了大清官员的好感。

好不容易到北京上任后,蒲安臣积极的执行当时美国所谓的“公正的”外交活动,也就是也不要口岸、也不要租界、更不要领土,在支持清政府的前提下,和各国列强磋商具体事务。清政府一看,这人能处!于是上上下下都跟他好的穿一条裤子。

蒲安臣任期满后,恭亲王亲自为他送行,蒲安臣拍胸脯说,“嗣后遇有与各国不平之事,伊(蒲安臣)必十分出力,即如中国派伊为使相同”。正好清政府头一次要派团出使外国,两眼一抹黑,于是恭亲王干脆邀请蒲安臣担任办理各国中外交涉事务大臣。理由是这个人“处人处事和平,能知中外大体”,“遇有中国不便之事极肯排难解纷”。

哦对了,在此之前,清朝没有国旗这个东西,毕竟没需要,现在有需要了咋办?蒲安臣就直接大笔一挥设计了一个,就是大家比较熟悉的那个大清龙旗。

蒲安臣带着一船人到达美国后,见到了国务卿西华德。俩人本就是旧相识,一商量,就在未经“咨明中国总理衙门”的前提下,和共和党政府签订了《中美续增条约》,也就是所谓的《蒲安臣条约》。其中明确规定,“中美两国切念民人,前往各国或愿常住入籍,或随时来往,总听自便,不得禁阻”,为华工赴美扫清了法律障碍。

这个条约从字面上看,非常平等,美国人和中国人的权益完全一致。但是还是那句话,绝对的实力差面前,一致就等于剥削。虽然许多华裔学者认为这个条约表明了美国“以合作精神发展美、中两国间贸易和经济关系的期望”“明确地处理了中国人向美国移民的问题”,但中国学者并不认同。说到底这个条约就是让美国人来中国传教更方便,同时让美国资本在中国招募华工活动合法化而已。那毕竟人家签个条约,你说不为了自己,为了对方,可能吗?

我也不想怪罪蒲安臣,人家美国人,美国生美国长,为美国操心天经地义。反而是大清让我难以理解:

用一个美国人当全权大使,指望他替大清的利益着想,也真是瞎了心。

后来蒲安臣带着使团,访问了欧洲N个国家,虽然和一堆领导人照会,但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利益,最终在俄国因为急性肺炎去世。

蒲安臣死后也是极尽哀荣,美国上下对他无不颂扬,波士顿为他举行了公祭仪式。欧洲各国元首也纷纷表达悼念和追思。当然了,最悲痛的还属大清。为表彰蒲安臣为大清做的贡献,清政府授予了他一品顶戴和抚恤金一万两银子。同治帝甚至亲自下圣旨 “该使臣周历英法美暨瑞丹和布诸国,远涉重洋,不辞劳瘁,办事诸臻妥协。本年正月间,行抵俄国病故,殊堪悯恻”。

然而被他一纸条约送走的那些华工,又有谁去“悯恻”他们呢?

0 阅读:30
西门大妈啊

西门大妈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